必典考网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题库2022模拟冲刺试卷114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2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9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题库2022模拟冲刺试卷114,更多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病理学技术(士)题库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载玻片(glass slide)厚度应在1.5~2.0mm之间
B. 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
C. 组织切片不能太厚
D. 封裱剂常用甘油
E. 暗视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


2. [单选题]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球蛋白等量混合后,对已知阳性抗原的切片进行处理,结果为阴性,此试验为()。

A. 阳性对照
B. 染色抑制试验
C. 凝集试验
D. 自身对照
E. 类属抗原染色试验


3. [单选题]荧光抗体直接法是()。

A. 将荧光素标记的第一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B. 将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C. 将荧光素标记的抗原直接作用于切片
D. 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E. 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原直接作用于切片


4.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直接法的原理是()。

A. 用已知的配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受体反应
B. 将凝集素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C. 用已知的补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D. 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结合
E. 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5. [单选题]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将组织进行固定最主要是为了()。

A. 防止组织中酶被降解
B. 保持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
C. 保持组织的新鲜状态
D. 保持组织细胞功能的完整性
E. 使抗原抗体亲和力更强


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作用的主要机制?()

A. 经化学修饰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
B. 亲和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
C. 两者之间(between them)极高的亲和力
D. 生物素、亲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志物
E. 以上均不是


7. [单选题]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
B. 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
C. 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
D. 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
E. 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


8. [单选题]免疫组化加第一抗体前用3%H2O2处理石蜡切片的目的是()。

A. 暴露抗原
B. 提高抗原抗体结合率
C. 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
D. 提高敏感性
E. 激活抗原


9.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的原理是()。

A. 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
B. 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
C. 用AP取代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
D. 利用线状的葡聚糖分子与大量的AP或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
E. 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


10.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的原理是()。

A. 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
B. 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
C. 用AP取代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
D. 利用线状的葡聚糖分子与大量的AP或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
E. 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z8ej9.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