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课程内容(curriculum content)、人物形象(character image)、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保护环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人物描写(portraiture)、有趣味性、平面示意图(schematic plan)、赵州桥、理解课文(understanding text)
[单选题]在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时,某教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赵州桥的形状特点,提议结合课文的介绍,画出赵州桥的平面示意图(schematic plan)。先每个同学画图,同桌交流;然后请一位同学运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绘画依据;最后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评价这幅示意图。下面是对以上教学活动的评价,试选出不够正确的一项()。
A. 这份教学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现代教学观
B. 画出赵州桥的平面图,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赵州桥的形状特点,又训练了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
C. 上面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生生的相互评价灵活地运用了形成性评价
D. 某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以下是某位教师对语文教材的作用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承载载体
B.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
C. 学生课外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D. 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
[单选题]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在课前播放了《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视频片段。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 通过视频片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B. 播放视频影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C. 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富有趣味性
D. 视频的播放,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单选题]某教师想要策划一个课外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导学生在“走近敬老院”活动后,写短篇作文
B. 学生自发组织“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主题班会
C. 班干部组织举行关于“亲情”主题的朗诵比赛
D. 文本分析后引导学生总结品味学后收获
[单选题]某教师在开学之初让学生以《我的爱好》为题写了一篇作文,以便了解学生的兴趣及语文基础,这种做法()。
A. 属于形成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
B. 侧重摸清学生的表达水平和阅读水平
C. 是诊断性评价,利于以后语文教学的展开
D.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着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单选题]学习完《边城》,教师要求学生自选文体和角度描述对这座边城的印象,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来评价。对这一教学活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涵.
B. 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C. 注重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D. 描述对边城的印象,注重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单选题]“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这是《祝福》一课的“研讨与练习”,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恰当的是()。
A. 引领学生有个性地表达
B.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用意
C.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达看法
D. 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8e9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