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水溶性(water-soluble)、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气溶胶、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化学物质(chemicals)、能力差异(capacity difference)、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可观察到
[单选题]毒性作用敏感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 修复能力差异(capacity difference)
C. 受体因素
D. 宿主的其他因素
E.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决定化学物质毒性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接触途径
B. 剂量
C. 接触时间
D. 接触速率和频率
E. 接触期限
[单选题]细胞遗传学试验中,需用显带技术才能观察到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
A. 染色体环
B. 断片
C. 易位
D. 双着丝点染色体
E. 射体
[单选题]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最大()。
A. LD0
B. LD01
C. LD50
D. LD99
E. LD100
[单选题]气溶胶的沉积部位主要取决于()。
A. 颗粒的重量
B. 颗粒的大小
C. 颗粒的水溶性
D. 颗粒的脂溶性
E. 颗粒的密度
[单选题]使用环磷酰胺对小鼠染毒,经处死动物、收集骨髓细胞、低渗、固定、Gi-emsa染色等步骤,光镜下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
A. 着丝点环
B. 相互易位
C. 倒位
D. 插入
E. 重复
[单选题]急性毒性为()。
A.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症状
B.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死亡情况
C. 人或实验动物14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产生的毒效应
D. 人或实验动物仅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E. 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毒性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多选题]对促长阶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不可逆
B. 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不会引起肿瘤
C. 剂量一反应关系显示有阈值和最大作用
D. 引发必须发生在促长之前
E. 引发物作用后,促癌物的作用是长期、慢性,才可以引起肿瘤
[多选题]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B. 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
C. 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
D. 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E. 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颠换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o8w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