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国策》(the warring states stratagems)、旁征博引(widely quote)、工作方针(work policy)、高素质教师队伍(high-quality teachers team)、叙事性作品(the narrative literature works)、《教师法》(law of teacher)、高素质专业化、编年体史书(chronological history writing)、《左氏春秋》
[单选题]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
A. 《宪法》和《立法法》
B. 《宪法》和《教育法》
C. 《教育法》和《立法法》
D. 《教育法》和教育(行政)规章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一法律规定始于()。
A. 《义务教育法》(1986)
B. 《义务教育法》(2006)
C. 《教育法》
D. 《宪法》
[单选题]我国《教师法》(law of teacher)将教师身份界定为()。
A. 准公务员
B. 专业人员
C. 知识分子
D. 国家干部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改革创新的重点是()。
A.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B. 教育管理体制
C. 体制机制改革
D.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评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具体标准是()。
A.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实践
B.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实践、充满活力
C. 师德高尚、创新实践、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D.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多选题]下列属于教育法规的作用的是()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标准功能
[单选题]“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 五十岁
B. 七十岁
C. 八九十岁
D. 百岁
[单选题]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chronological history writing)。“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成为儒家重要的“六经”之一。
B.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比较忠实而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前722-前467)250年间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
C.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纵横家的策谋和传说的汇编,刘向是它的校订者和最后编订者。按照年代的方式汇集了继春秋以后,下至秦吞六国约240年间(前460-前221),当时谋臣策士的活动和他们游说的种种谋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言行总集。
D.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7万余字,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约515年间的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史事。它长于记历史人物的谏言和对话,语言古朴,议论时的旁征博引,对话中的巧譬善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j6o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