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上颌第二前磨牙(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s)、下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第一前磨牙(first premolar)、口腔卫生习惯(oral hygiene practices)、重要原因(important reasons)、牙尖斜度(cusp inclination)、龋失补牙面数、固定桥桥体(pontic of fixed bridge)
[单选题]形成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下部的软骨来自于( )
A. 第一鳃弓
B. 第一鳃沟
C. 第二鳃弓
D. 第二鳃沟
E. 第三鳃弓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深龋患者激发痛较重,洞底软龋能够彻底去净,治疗方法应选择 ( )
A. 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B. 局麻后开髓失活,行牙髓治疗
C. 先做安抚疗法,待一到二周复诊时症状消除后,再以双层垫底充填
D. 施行活髓切除术
E. 间接盖髓、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单选题]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为 ( )
A. 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圆性溃疡
B. 牙龈、上腭等的口腔粘膜出现簇集的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
C. 口腔粘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块,不易擦掉
D. 皮肤及口腔粘膜出现丛集成簇的疱疹,并沿神经排列,不超过中线
E. 口腔粘膜、手掌、是底出现水疱、丘疹等病损
[单选题]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分为( )
A. 轻型、巨型和白塞病
B. 轻型、疱疹型、重型
C. 轻型、疱疹型、坏死型
D. 普通型和特殊型
E. 充血型、溃疡型、坏死型
[单选题]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
A.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B. 耳屏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C. 耳垂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D. 耳屏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E. 耳屏至口角连线的中1/3段
[单选题]有三个牙尖,一个中央点隙、一条舌沟的牙是
A. 上颌第一前磨牙
B. 上颌第二前磨牙
C. 下颌第一前磨牙
D. 下颌第二前磨牙
E.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
[单选题]男,15岁,因左上前牙外伤脱位做复位固定结扎,固定的时间应该是
A. 3~5天
B. 1~2周
C. 3~4周
D. 2~3个月
E. 4~6个月
[单选题]临床操作中使用的酸蚀剂(磷酸)的浓度一般为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E. 60%~70%
[单选题]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患龋病者10人,龋失补牙数为:D=70M=2F=8,龋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龋面均为
A. 0.8
B. 1.4
C. 1.6
D. 4.2
E. 4.7
[单选题]下列关于环状龋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多见于冠中1/3至切1/3处
B. 是低龄儿童龋的常见类型
C. 由乳前牙唇面、邻面龋快速发展成围绕牙冠的环形龋
D. 恒牙中较少见
E. 不良饮食喂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是其重要原因(important reasons)
[单选题]固定桥桥体(pontic of fixed bridge)为减轻基牙负担应采取
A. 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B. 降低功能牙尖的牙尖斜度(cusp inclination)
C. 扩大外展隙
D. 选用无尖牙
E. 尽可能减少桥体的接触面积
[单选题]女、36岁。左下后牙咀嚼痛一周,近二天疼痛加重,昨晚剧痛一夜,呈搏动性跳痛。检查发现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龋深,探诊无反应,叩诊(+++),龈颊沟丰满,压痛,但无波动感。剧烈疼痛的原因可能是
A. 炎症刺激牙髓神经末梢
B. 三叉神经第二、三支被激惹
C. 骨膜下脓液聚集,压力增大
D. 患者疼痛阈较低
E. 牙髓腔内压力增高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9k3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