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发病率、真实性(authenticity)、计算公式(calculation formula)、横断面(cross section)、患病率(prevalence)、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生存率(survival rate)、病原体(pathogen)、潜伏期(latency)、传染病防治法(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law)
[单选题]下列有关疫源地消灭条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传染源已经被移走(住院或死亡)
B. 传染源不再携带病原体(pathogen)
C.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pathogen)
D.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latency)未发病或证明未受感染
E. 传染源不再排出病原体(pathogen)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串联试验可以提高()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真实性
D. 可靠性
E. 收益
[单选题]根据横断面调查可以计算()
A. 患病率
B. 死亡率
C. 治愈率
D. 生存率(survival rate)
E. 发病率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的选择不包括()
A. 病例的配偶、同胞、同事、亲朋、同班同学
B. 在人群中抽取的非病例
C. 和患者暴露于同一因素但未患病的健康人
D. 同一队列中的非病人
E. 同一病区与所研究疾病无病因学联系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单选题]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0小时
E. 12小时
[单选题]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采取隔离措施是因为()
A. 出现临床症状
B. 能排出病原体(pathogen)
C. 传染病防治法(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law))规定要隔离
D. 可以及时组织抢救治疗
E. 减少对易感人群的威胁
[单选题]用甲人群作为标准,对乙人群进行标化,标准化死亡比的计算公式是()
A. 乙人群实际死亡数/甲人群死亡专率×乙人群的观察人数
B. 乙人群实际死亡数×甲人群死亡专率/乙人群的观察人数
C. 甲人群死亡专率×乙人群的观察人数/乙人群实际死亡数
D. 乙人群实际死亡数/甲人群预期人数
E. 甲人群预期死亡数/乙人群实际死亡数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8n7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