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相互关系(relationship)、政府部门(government department)、按劳分配(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权利义务(rights and obligations)、阶级本质(class essence)、国家机关、经济条件下、宪法规定(constitutional prescription)、价值形式(form of value)、劳动产品(labour product)
[单选题]一组文章对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且充满经济活力的国家是如何在几千年中从该地区无数的民族和文化中发展而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探索了中国近来的蓬勃发展是如何在无意中揭示了该国朦胧以往的某些至关重要的线索;这些线索阐释了古代的贸易通道及被人遗忘的仪式典礼。作者团队还对这一波的发现是如何将许多在海外居住多年的研究人员吸引回他们的祖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所有这些近来的考古发现都挑战了中国人对他们的国家及他们自己的了解。某些年轻学者现在甚至对某些传说中的中国朝代的存在提出了疑问。 对本段文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使中国历史变得更加清晰
B. 这组文章的探讨使中国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得以发现
C. 中国历史的新发现吸引了许多海外研究人员
D. 该作者团队中有人认为中国的某些朝代可能不曾存在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 劳动产品(labour product)成为商品
D. 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单选题]从长远观点看,中日两国关系若要健康平稳,就离不开“草根”层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政治高层间的信任,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无一不需要民意的理解和滋养。而且,与国家制度属性、政治信仰等政治性意识形态的要素相比,同为东方民族的中国和日本更容易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方面寻求一种可以共同接受的东方文化体系。这就是我们重视民意调查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A. 加强相互了解和认同有助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B. 中日政治层面的信任与合作有赖于民众的支持
C. 中日两国的文化存在统一的因素
D. 发展中日关系要重视民意调查
[单选题]-23,11,-6,O,-2,-5,( )。
A. -9
B. -5
C. 5
D. 3
[单选题]针对宪法,人们有多种认识。比如《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朱福惠先生认为:“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
B. 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
C. 从综合的角度定义宪法
D. 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
[单选题]1993年,一个老人说:“今年我的生日已过了。40多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个20多岁的年,那时我的年龄刚好等于那年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老人是哪年出生的?( )
A. 1926
B. 1930
C. 1939
D. 1947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2000——2009年国际旅游收支情况 2005年,国际旅游收支成逆差的国家有( )个。
A. 2005年,中等收入国家国际旅游支出约占世界的18%
B. 2000--2009年,中国香港国际旅游收入变化呈现先缓后急的走势
C.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和收入都比发展中国家高
D. 2000--2009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和国际旅游收入在各个国家中都是最高的
[多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 通过价值形式(form of value)来实现的劳动
C. 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D. 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多选题]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没有侵犯宪法规定(constitutional prescription)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
A. 隐私权
B. 通信自由
C. 通信秘密
D. 社会文化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897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