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学校教育(school education)、观察者、当事人(party)、道德观念(moral concept)、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分析阶段(analysis phase)、形成期(formation stage)、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 [单选题]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 A. 利益
    B. 社会视角
    C. 态度
    D. 控制点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 A. 家庭结构
    B. 人际关系
    C. 社会化进程
    D. 学校教育

  • [单选题]道德社会化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 A.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B. 道德情操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

  • [多选题]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包括()。
  • A. 逻辑的矛盾
    B. 文化价值的冲突
    C. 观念的矛盾
    D. 新旧经验相悖

  •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formation stage)是()。
  • A. 哲学思辨阶段
    B. 学派时代
    C. 实证分析阶段(analysis phase)
    D. 经验描述阶段

  • [多选题]关于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B.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C.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
    D. 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87nw8.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