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执业医师2023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模拟考试211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4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妇科疾病(gynecologic diseases)、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因时制宜、车前草(plantain)、麻木不仁、理气止痛、冲任失调、天竺黄(concretio silicea pambusae)、化痰止咳、头晕目眩(light headedness)

  • [单选题]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

  • A. 治病求本
    B. 急则治标
    C. 未病先防
    D. 既病防变
    E. 因时制宜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起居有常属于哪一种养生原则
  • A. 顺应自然
    B. 养性调神
    C. 护肾保精
    D. 调摄饮食
    E. 体魄锻炼

  • [单选题]肝胃蕴热的口味是
  • A. 口中泛酸
    B. 口中泛臭
    C. 口甜黏腻
    D. 口中味苦
    E. 口中味咸

  • [单选题]因津液输布障碍,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所致的舌形为
  • A. 老舌
    B. 嫩舌
    C. 胖舌
    D. 瘦舌
    E. 齿痕舌

  • [单选题]中药的作用包括
  • A.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 药物的副作用
    C. 药物的治疗作用
    D. 药物的不良反应
    E. 以上均不是

  • [单选题]黄芩具有的功效是
  • A. 清泻心火
    B. 清泻肺火
    C. 泻肝胆火
    D. 滋肾泻火
    E. 泻三焦火

  • [单选题]患者,男,30岁。身体偏胖,面色较红,经常感到头晕,经查血压高,诊为高血压(属肝阳上亢型),宜首选的药物是
  • A. 川芎
    B. 牛膝
    C. 郁金
    D. 延胡索
    E. 桃仁

  • [单选题]天竺黄(concretio silicea pambusae)的功效是
  • A.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B.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C. 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D. 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E. 清热化痰,润肠通便

  • [单选题]回阳救急汤主治证是
  • A. 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B.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C.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D.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E. 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脉微欲绝。

  • [单选题]完带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白术、白芍、茯苓、柴胡、党参、车前子
    B. 白术、白芍、柴胡、苍术、人参、黑芥穗、山药、陈皮、车前子、甘草
    C. 白术、白芍、苍术、党参、黑芥穗、山药、茯苓、陈皮、甘草
    D. 苍术、白术、党参、车前草、泽泻、白芍、陈皮、甘草
    E. 白术、白芍、茯苓、柴胡、丹参、黑芥穗、山药、车前子

  • [单选题]治疗石淋,应首选
  • A. 程氏萆薢分清饮
    B. 无比山药丸
    C. 八正散
    D. 沉香散
    E. 石苇散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符合颤证痰热风动证主症特点的是
  • A. 头摇不止,肢麻震颤
    B. 手不能持物
    C. 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
    D. 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E. 表情淡漠

  • [单选题]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A. 温胃散寒止痛
    B. 理气和胃止痛
    C. 温胃理气止痛
    D. 疏肝理气止痛
    E. 健脾和胃止痛

  • [单选题]胁痛肝胆湿热证,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应加
  • A. 玄参、天冬
    B. 金钱草、海金沙
    C. 柴胡、香附
    D. 郁金、姜黄
    E. 乳香、没药

  • [单选题]妇科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
  • A. 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三个方面
    B. 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统摄,气随血陷,冲任不固
    C.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失调
    D. 先天肾气不足,后天房劳多伤肾精,肾为冲任之本,肾虚,冲任不固
    E. 忧愁思虑,心阴暗耗,营血不足,冲任虚损

  • [单选题]小儿常见汗证有( )
  • A. 大汗、战汗
    B. 自汗、盗汗
    C. 自汗、大汗
    D. 自汗、战汗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yjxq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