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物理量(physical quantity)、国际单位制、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光电效应、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电子对效应(pair electron production)、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高能电子线(high energy electron-ray)、高能量电子(high energy electron)
[单选题]使用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其PDD随射野面积变化的关系是()
A. 射野较大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
B. 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
C. 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增大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
D. 低能时射野对PDD的影响较大
E. 对较高能量电子(high energy electron)束,使用较小的射野时PDD随射野的变化较小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关于不同能量光子入射后各种吸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低能γ线和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高的物质,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为主
B. 对中能γ线和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低的物质,光电效应为主
C. 对低能γ线和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高的物质,电子对效应为主
D. 对低能γ线和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高的物质,光电效应为主
E. 对高能γ线和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高的物质,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为主
[单选题]如果测得某能量的高能电子束PDD曲线,则电子束的模体表面平均能量是()
A. 2.33Rs
B. 2.33R50MeV
C. 2.33R80MeV
D. 2.059RsMeV
E. 2.059R50MeV
[单选题]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是()
A. 伦琴
B. 居里
C. 毫克镭当量
D. 贝克勒尔
E. 希伏特
[单选题]电离辐射入射到介质内时,会产生所谓的“建成效应“,它指的是()
A. 介质内的吸收剂量随介质表面下的深度增加而减少,直到吸收剂量达到最小
B. 介质内的吸收剂量随介质表面下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直到吸收剂量达到最大
C. 介质内的吸收剂量随介质表面下的深度增加先增加然后减少,直到吸收剂量达到最小
D. 介质内的吸收剂量随介质表面下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直到吸收剂量达到最小
E. 介质内的吸收剂量随介质表面下的深度增加而减少,直到吸收剂量达到最大
[单选题]标准模体是一个立方体水模,其长、宽、高各为()
A. 20cm×20cm×10cm
B. 25cm×25cm×20cm
C. 25cm×25cm×25cm
D. 30cm×30cm×30cm
E. 40cm×40cm×30cm
[单选题]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任意点的剂量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剂量之比,是以下哪一种物理量的定义()
A. 散射最大比(SMR)
B. 射野离轴比(OAR)
C. 组织空气比(TAR)
D. 组织体模比(TPR)
E.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
[单选题]高能电子线(high energy electron-ray)等剂量线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A.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B.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C.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不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D.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不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E.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oep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