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情景模式(contextual model)、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自我实现的需要(need of self-actualization)、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态度改变(attitude change)、替代强化(replacement intensifying)、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感觉剥夺实验、初级思维过程(primary-process thinking)、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单选题]国外研究者对AMLudwig(1966)提出的非常意识状态或意识状态改变的10条特征归纳为以下哪几类心理现象?()①“意义”体验改变②自我消融恐惧③再生或脱胎换骨体验④幻象重建⑤海洋般无边无际感
                                                                                                
                                  A. ②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E. ③④⑤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关于动机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本能理论认为特定的活动是先天内在安排好的 
  B. 驱力降低理论认为生理需要造成驱力状态,满足需要则能降低驱力 
  C. 唤醒理论认为人类活动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 
  D. 诱因理论强调外部作为动机起因的重要性 
  E.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驱力降低理论 
 
                                                                    
                                    
                                     [单选题]马斯洛划分的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需要是()。
                                                                                                            
                                            A. 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单选题]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和群体分解中,提出的原则是()。
                                                                                                            
                                            A. 群体行为原则 
  B. 群体整合原则 
  C. 群体关系原则 
  D. 群体动力原则 
  E. 群体分化原则 
 
                                                                    
                                    
                                     [单选题]巫术涉及的初级思维过程(primary-process thinking)不包括()。①魔幻思维②发散思维③象征一隐喻思维④联想思维⑤类比思维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E. ②③ 
 
                                                                    
                                    
                                     [单选题]小鼠被关在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可得到一颗食物,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一进笼子就去按红色的按钮以得到食物,这是()。
                                                                                                            
                                            A. 阳性强化 
  B. 阴性强化 
  C. 替代强化 
  D. 消退 
  E. 惩罚 
 
                                                                    
                                    
                                     [单选题]使人类能逐渐形成满足延迟能力的是()。
                                                                                                            
                                            A. 观察学习 
  B. 强化 
  C. 替代性强化 
  D. 消退 
  E. 自我强化 
 
                                                                    
                                    
                                     [单选题]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
                                                                                                            
                                            A. 舒茨 
  B. 柏恩 
  C. 费斯廷格 
  D. 海德 
  E. 勒温 
 
                                                                    
                                    
                                     [单选题]试图以行为主义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是()。
                                                                                                            
                                            A. 侵犯-挫折假说 
  B. 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 本能论 
  D. 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E. 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5dp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