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模范作用(exemplary role)、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任务(major task)、国民素质、迅猛发展(rapid development)、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refor
...)、社会发展需要(social development needs)、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古代封建社会(ancient chinese society)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始建于隋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的制度的是( )。
A. 察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征辟制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王老师讲完新课,询问同学是否学会,班级里鸦雀无声,王老师环视教室,这时小明回答:"会了",王老师说:"好的"。于是王老师进行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王老师的行为( )。
A. 正确,与小明的互动体现了因材施教
B. 正确,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
C. 错误,未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D. 错误,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利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refor)的重点是( )。
A. 加强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
B. 规范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
C. 建立依法办学的学校制度
D. 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
[单选题]小敏毕业了,学校要求其支付500元毕业证费用才
答应颁发给她毕业证书,小敏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述,小敏的行为属于( )。
A. 鲁莽行为,不应和学校起冲突
B. 积极维护自身的财产权
C. 错误,不应对母校提出申述
D. 正确,学校侵犯了小敏的获得学业证书权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佛系青年",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生活方式的青年,是近年的网络流行词汇。人们对此评价不一。有人说,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只能淹没于人潮,迷失自我;有人说,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应对生活抱以激情与坚持的态度;有人说,云淡风轻很好,对任何事情都要看淡一点;有人说,自然界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随意,但一锁定目标,就充满激情。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佛系青年"的去留
近段时间,"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养生、避世、信佛有着低龄化的趋势。俗话说:"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而将佛与青年的生活习惯相关联,则必定会凸显出此群体以及当今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未来是留给青年的,青年必须以坚持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佛系青年"的诞生是社会不均衡发展与恶性竞争的产物。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丰富的背后是疲于竞争的消极精神状态,每个人肩上的压力都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譬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文人由于难以忍受社会惨状而大量隐居山林,随之佛道兴起,文人们只能用自己最后的吟唱做无力的反抗。再比如当前外卖行业竞争压力极大,美团、百度外卖执行了"超时赔付"制度之后,配送员送餐压力剧增,精神状态难免疲敝。而送餐员仅仅是千万职业中最典型的以速度衡量业绩的职业,谁知又有多少人也是常年处于强压之下难以挣脱,只好以一颗佛心寻求内心的安宁?
然而,"佛"毕竟不是逃避的代名词。"佛系青年"群体的扩大必定会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消极后果。
对个人而言,得过且过是对前途的放弃。"佛系"表面上是看淡一切,实际上是任由颓废之风席卷,大大缩短了人生真正有效的年龄。前些时候,网上流行一句话:"人到三十五岁就死了。"不少人认为,35岁以后人生基本上就不会有大的变化,有着混日子的嫌疑。另外,就现实而言,寻求内心的平静并无法回避外在社会的激烈竞争,该来的总是会来的。那时候,曾经悠闲惬意的置身事外最终就变成了身处其中的苦不堪言。比如美国著名的嬉皮士群体,年轻时放荡不羁、不学无术,成人之后却无法逃避财富问题、家庭问题,许多人甚至成了无业游民。而现在,中国本就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若再"佛系"颓废下去,就完全丧失社会竞争力了。
就家庭而言,得过且过是对家庭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红楼梦》中贾宝玉年轻时不求官、不学无术,成人之后难以肩负起家庭的重任,拱手让别人控制贾家,这又何尝不是他年少轻狂的恶果?如今,啃老拼爹的现象太严重,若是进一步消极避世,有多少父母的眼泪会流干呢?
就社会而言,青年需要为社会注入鲜活的血液,激发民族活力。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青年秉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两个一百年目标,让中国变成智造强国……而这些任务都是年轻人的,若失去了这一主要群体,社会便失去了其发展的动力。
愿逃避世事的"佛系青年"擦亮双眼、振作精神,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由"看淡"变为"看重",迎来更有意义的人生,创造更好的明天。
[单选题]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单选题]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形式教育
D. 实质教育
[多选题]简述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
A.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单选题]古代学者朱煮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一致性原则
B. 正面引导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严格要求原则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色共享单车。与公交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共享单车都很有用。
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的无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住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A. 【参考范文】
立德树人共享文明
共享单车如潮水般涌上街头,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不良现象,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被盗、上私锁或被人占为己有,以及共享单车被扔进河里等。因此,有人将共享单车称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认为共享单车正在"野蛮生长"。针对这一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共享单车运营商等都在凝聚共识,寻求问题解决之道。个人素质乃至国民素质的低下是造成共享单车难以"共享"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发挥教育的作用来提高个人素质和整体国民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通过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共享文明成果。
立德树人,重点是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将立德树人全面落到实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教育者先受教育",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其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摆在首位。最后,教师要言传身教,以己之德,感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坚决不能成为"灵魂的刽子手"。
立德树人,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学生正面临着这种复杂环境的挑战。教师在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坚持不懈的品质,塑造学生乐观向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品性。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热爱劳动、崇尚奉献,是学生成长为合格接班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则垮掉。立德树人,培养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公民,方能真正共享文明发展的硕果。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4jz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