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不良现象(bad phenomenon)、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窦性停搏(sinus arrest)、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单选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是指()。
A. 房室传导比例≥2: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B. 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房室传导比例≥3:2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 房室传导比例≥4: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 房室传导比例≥5: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突感心悸,伴头晕,血压80/60mmHg,立即做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小于0.12s,频率166次/分,每个QRS波群后可见逆行P波,R-P间期0.14s,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I、AVL导联直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窦性心动过速
B.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 交界区阵发性心动过速
D. 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女性,32岁。因感冒后1周,觉心悸、胸闷来诊。心电图示Ⅱ度文氏房室传导阻滞,其典型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是()。
A. P-R间期进行性缩短伴QRS波脱漏
B. P-R间期进行性延长
C. R-R间期进行性缩短
D. P-R间期进行性延长伴QRS波脱漏
E. P-R间期固定伴3∶2QRS波脱漏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发生除极后恢复到正常的静息电位(-9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
C. 除极
D. 复极
E. 内向电流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 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 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 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 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
[单选题]关于等长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步行、跑步、游泳都是典型的等长运动
B. 做功时,肌肉张力明显增加而肌肉长度基本不变
C. 等长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阻力降低
D. 对心血管患者有利
E. 是受试者首选的运动形式
[单选题]交界性期前收缩起源于()。
A. 窦房结
B. 除窦房结之外的心房任何部位
C. 心室
D. 左、右束支
E. 房室交界区
[单选题]患者男性,63岁,冠心病史20余年。近年来胸闷、头晕、黑嚎,心电图检查见下图,应诊断为()。
A. 窦性心律不齐
B.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D.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sinus arrest)伴交界性逸搏
E. 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
A. C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zl9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