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就位道(path of removal)、下颌无牙颌(edentulous mandible)、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平面曲线(plane curve)、临床冠(clinical crown)、下颌牙槽(alveoli dentales mandibulae)、牙周袋深、上颌牙(maxillary tooth)
[单选题]患者右下7近中面龋坏,去尽腐质未及髓,牙髓活力测试反应正常,临床牙冠较短。
A. C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患者,女,50岁,缺失,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牙龈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RPI卡环组。
A. 基牙预备时应制备出()
[单选题]患者,男,72岁,下颌无牙颌,上颌仅余双侧尖牙,双侧尖牙牙体无缺损,向对颌伸长,并向近中倾斜,牙槽嵴吸收至约牙根2/3处,Ⅰ度松动,牙龈红肿,牙周袋深3mm。余无异常。
A. 如上颌采用常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两侧尖牙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是()A.基牙临床冠根比例不理想,设计卡环容易对基牙造成牙周创伤
B. 义齿就位道设计困难
C. 义齿难以获得良好的平面曲线
D. 尖牙处容易存在骨突或组织倒凹,义齿需缓冲
E. 以上都对
[单选题]患者,男,70岁,无牙颌。上颌牙(maxillary tooth)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下颌牙槽(alveoli dentales mandibulae)嵴高度明显降低,大部分吸收而低平。
A. A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x67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