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地基基础(foundation)、基本思路(basic thinking)、液化可能性(liquefaction possibility)、抗震设计规范(seismic design code)、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第一阶段(first stage)、不符合(inconformity)、不规则的(irregular)
[单选题]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
A. 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
B.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C. 采用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D.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不适用于下列()地区。()
A.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
B.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
C.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
D. 抗震设防烈度为11度的地区
[单选题]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下述()不符合(inconformity)《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A.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软土、不均匀土或液化土时,应估计地震时不均匀沉降值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B. 同一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C. 同一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D. 同一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可视地基条件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土的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A. 当场地烈度不超过6度时,可不必进行液化性判别
B. 砂土的液化性初判时,可不考虑黏粒含量百分率的影响
C. 一般情况下,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大,土的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D. 地下水水位越高,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多选题]下列()为强震区。()
A. 6度烈度区
B. 7度烈度区
C. 8度烈度区
D. 9度烈度区
[多选题]进行抗震评价时,场地土一般是指下列()范围的土。()
A. 0~15m
B. 0~20m
C. 15~20m
D. 20m以下
[多选题]下列关于地震等烈度线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 地震烈度相同区域的外包线称为地震等烈度线或等震线
B. 等烈度线一般呈不规则的(irregular)封闭曲线
C. 等烈度线随震中距的增加而递减,震中距大的地段,烈度等级必然较低
D. 一般情况下,等震线取地震烈度级差为一度
[多选题]地基抗震承载力一般均大于静力条件下的承载力,这是因为()。
A. 地震作用是低频作用
B. 地震动荷为有限次的脉冲作用
C. 地震作用历时较短
D. 地震作用为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发生
[多选题]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是()。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first stage)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wo6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