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2024考试试题库(9B)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6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日常生活(daily life)、户外活动(outdoor activity)、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化学物质(chemicals)、高脂肪饮食(high fat diet)、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s)、遗传疾病(genetic disease)、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婴幼儿心理健康

  • [多选题]有关生长素描述正确的是

  • A. 幼年时缺乏将患侏儒症
    B. 幼年时缺乏将患呆小症
    C. 成年时缺乏将使血糖增高
    D. 幼年时过多可引起巨人症
    E. 成年时过多将患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下列对青春期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
    B. 开始从只认识自己的表面行为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
    C. 思维活动已超出具体的、感知的事物,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
    D. 身心发展处在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E. 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从对异性的好奇逐渐转化到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向往和接近倾向

  • [多选题]公认的环境雌激素有
  • A. 真菌性雌激素
    B. 玉米赤霉烯酮
    C. 多氯联苯
    D. 乙醇
    E. 二噁英

  • [多选题]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 A. 变形链球菌
    B. 糖类食物
    C. 宿主
    D. 时间
    E. 刷牙方法

  • [多选题]关于儿童少年的肥胖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不足易导致肥胖
    B. 父母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较大
    C. 高糖、高热能、高脂肪饮食易导致肥胖
    D. 限制饮食是治疗肥胖的最主要措施
    E. 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治疗肥胖的最主要措施

  • [多选题]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
  • A.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 血液传播
    C. 性接触传播
    D. 母婴传播
    E. 昆虫叮咬传播

  • [多选题]下列属于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的为( )
  • A. 遗传疾病(genetic disease)
    B. "胎里带"的病造成身体的种种缺陷
    C. 胎儿期孕母营养不良
    D. 后天的脑损伤
    E.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 [多选题]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包括( )
  • A. 司外揣内
    B. 注重整体研究
    C. 援物比类
    D. "有诸内,必形于外"
    E. 心法与顿悟

  • [多选题]神具体反映在人的( )
  • A. 眼神
    B. 面色
    C. 精神表情
    D. 语言呼吸
    E. 动作体态

  • [多选题]阴虚便秘与血虚便秘均可见( )
  • A. 大便干结
    B. 头晕眼花
    C. 形体消瘦
    D. 眩晕耳鸣
    E. 脉细

  •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 [单选题]麻子仁丸属( )
  • A. 寒下剂
    B. 润下剂
    C. 温下剂
    D. 逐水剂
    E. 攻下剂

  • [单选题]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 )
  •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 [单选题]痿病的主要病理是( )
  • A. 肾阳虚衰
    B. 筋脉失于濡养
    C. 肺失输布通调
    D. 脾运不健,湿困中焦
    E. 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气滞便秘的主症是( )
  • A.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B. 大便秘结,临厕努挣乏力
    C.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
    D. 大便干结,欲便不得
    E.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 [单选题]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健忘,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 A. 补气活血,镇惊安神
    B.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C.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D.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 以上均不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k837n.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