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实事求是(seeking truth from facts)、医护人员(medical staff)、护理人员(nursing staff)、《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 ' s internal classic)、一视同仁、利害冲突(clash of interests)、改过自新(go straight)、死者家属、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tarianism)、社会医学模式(social medical model)
[单选题]符合医学研究献身医学原则()
A. 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
B. 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C. 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
D. 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
E. 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在人体实验中,以犯人为受试者,认识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
B. 只要有犯人的签字同意,以犯人为受试者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
C. 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实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
D. 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go straight)的机会
E. 应该按照公安部门的安排进行
[单选题]不属于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是()。
A. 知情同意的原则
B. 符合科学的原则
C. 符合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D. 实事求是的原则
[单选题]对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tarianism),不正确的理解是()。
A. 护理人员应尊重病人的欲望
B. 对任何病人一视同仁
C. 尊重病人死后的遗体权
D. 病人对医护人员也应尊重
E.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social medical model)指导下开展工作
[单选题]国家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
A. 十八周岁至四十五周岁
B. 十八周岁至五十周岁
C. 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
D. 十八周岁至六十周岁
E. 十八周岁至六十五周岁
[单选题]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
A. D
[单选题]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
A. D
[单选题]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家属再三恳求医生,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
A. E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A. 《黄帝内经》
B.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C.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D.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E.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38g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