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足三里(st 36)、重要性(importance)、三阴交(sp 6)、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同身寸(proportional unit of the body)、十二经别(branches of the twelvemeridians)
[单选题]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合谷
B. 至阴
C. 三阴交
D. 太冲
E. 足三里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手三阴经在上肢部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少明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单选题]背部腧穴上下之间的距离,定取多根据()。
A. 骨度分寸
B. 同身寸(proportional unit of the body)
C. 一夫法
D. 简易取穴法
E. 脊椎
[单选题]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 阳溪
B. 太渊
C. 大陵
D. 神门
E. 腕骨
[单选题]以下对十二经别(branches of the twelvemeridians)描述错误的是()。
A. 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
B. 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C. 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的主治范围
D. 突出了四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E. 十二经别(branches of the twelvemeridians)具有离、入、出、合的循行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0oj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