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优良作风(fine style)、《道德经》(moral classics)、世界末日(ragnarok)、戊戌变法(1898)、政治路线(political line)、《韩非子》、羞恶之心、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戊戌政变记》、是非之心
[单选题]“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单选题]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 变法
B. 革命
C. 民主
D. 科学
[单选题]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单选题]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单选题]有人在日记中把20年代的大危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喻主要说明这场危机()
A. 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B. 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
C. 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 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o7p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