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生殖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2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专家论证(expert argumentation)、从属关系(subordination)、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日内瓦协议(geneva agreements)、纽伦堡法典(nuremberg code)、自然法则(natural law)、有利于婚姻、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始终保持(always keep)

  • [单选题]生殖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有()

  • A. 生殖技术破坏自然法则(natural law)
    B. 生殖技术可以治疗、弥补不育、有利于婚姻家庭
    C. 生殖技术可以用于优生
    D. 生殖技术可以有利于计划生育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标志着当代护理思想和观念重大变革的是()
  • A. 整体护理
    B. 心理护理
    C. 基础护理
    D. 社区护理
    E. 家庭病床护理

  • [单选题]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
  • A. 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B.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C. 寻找诊治疾病的有效途径
    D. 探求增进健康的方法
    E. 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造福人类

  • [单选题]如果预见到人体试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采取的正当措施应该是()
  • A. 分辨是精神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如果是精神伤害,可以在加强监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B. 请专家论证,如果确信造成较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50%,可以谨慎地进行
    C. 在确证放弃试验经济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试验
    D. 不再考虑其他任何情况,立即停止试验
    E. 按照试验主管部门的意见进行

  • [单选题]患者家属加入医患关系中带来的负面效应是()
  • A. 加重了医务人员的责任
    B. 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
    C. 有时会损害患者正当权益
    D. 出现了从属关系
    E. 加大了社会意义

  • [单选题]我国多数学者关于生命开始的观点,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这种观点认为()
  • A. 生命始于受精卵在子宫着床
    B. 生命始于妊娠第8周
    C. 生命始于妊28周
    D. 生命始于胎儿脱离母体并能成活

  • [单选题]世界上最早对人体实验制定基本国际准则的医德文献是()
  • A. 1964年的“赫尔新基”宣言
    B. 1948年的“日内瓦协议”
    C. 1946年的“纽伦堡法典”
    D. 1803年的“医学伦理学”

  • [单选题]某男患者,23岁,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住入某院。患者认为"再障"是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而拒绝一切治疗措施,甚至摔碎注射器。医务人员始终保持(always keep)积极、耐心、和蔼的态度,一方面反复开导,讲解有关知识,陈述利害关系,一方面精心治疗,获得患者信任。在患者主动配合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患者好转出院。这个患者出院至今已生存20余年,并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 A. E

  • [单选题]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
  • A. B

  • [单选题]体现满足现代需要与防止危害未来相统一原则的是()
  • A. 第一株中国人胚胎干细胞系建系成功,使中国人成为少数几个拥有人胚胎干细胞的国家。该研究使一些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如白血病等完全可以根治
    B. 患者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
    C. 确定的医学科学研究的课题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医学技术的实力相符合
    D. 受试者对人体实验过程及其后果应有一定的了解,其意愿和选择应当受到重视
    E. 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仍无法满足死者亲属的要求,这时尸检人员应放弃尸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4zqnx.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