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2022模拟考试系统188,更多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高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某版语文教材中某一单元是关于唐代田园山水诗的学习,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词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下列诗作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A.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王维《使至塞上》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D. 王维《终南别业》
2. [单选题]教师在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时,说到与林黛玉相关的情节,下列与其不相关的一项是()。
A.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B.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C.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D.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3. [单选题]学习鲁迅的《药》后,学生提问:“药”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下列解说不正确的是()。
A. “药”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B. 表达了鲁迅对现实中国人民以英雄血为药的愚昧的不满
C. 表达“我”的内心世界,更为深刻地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
D. 体现作者一心向往拯救社会和人们心理的主观情绪
4. [单选题]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让学生翻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这句话,以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 越过别的国家,鄙视遥远的地方,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C.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与灭掉的郑国为邻呢?
D.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用灭掉的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5. [单选题]教师在讲《离骚》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作品同为“骚体诗”。下列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歌》
B. 《九章》
C. 《天问》
D. 《采薇》
6. [单选题]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多余人”的特点。下列不能作为例子的是()。
A. 《谁的罪过》别尔托夫
B. 《当代英雄》毕巧玲
C. 《罗亭》罗亭
D. 《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
7. [单选题]学习完成语使用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成语的妙用,为学生举出了若干例子,并进行说明,其中这位老师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这里用"美轮美奂"来形容世博园建筑群的璀璨耀眼,很是恰当。
B. "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unavoidable duty)"这里用"责无旁贷(unavoidable duty)"说明政府在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新能源的开发方面的作用,恰如其分。
C. "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这里用"津津乐道"是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们对高铁出行十分满意。
D. "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这句话用"一泻千里"来形容万涓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河水的豪放,简直是用绝了。
8. [单选题]在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文中"是寡人之过也"结构相同的句子,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B. 四时之景不同,则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C. 五人者,……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9.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谈谈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句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运用了外貌描写手法,刻画出一位貌美的女性的形象
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女性之美的形容恰当而贴切
C. 手指纤细、洁白,像尖尖的洁白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的朱砂
D.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从外貌的细节着手,刻画精细
10. [单选题]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某单元是关于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学习,教师在上课之前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篇目,下列文章适合学生阅读的一项是()。
A. 《寡人之于国也》
B. 《荆轲刺秦王》
C. 《烛之武退秦师》
D. 《晋灵公不君》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