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无论是从保护最高额土地抵押权人、其他债权人利益的角度,还是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2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技术设计(technical design)、集体土地(collective land)、国有土地、债权人利益(creditor benefits)、行政案件(administrative case)、历史事实(historical facts)、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抵押权人(mortgagee)、人民政府(s government)、《土地改革法》

  • [单选题]无论是从保护最高额土地抵押权人(mortgagee)、其他债权人利益的角度,还是从稳定担保关系的角度,都应当确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额,在需要注意的事项中,不包括()。

  • A. 被担保的债权额因土地抵押财产被查封确定的,除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权人(mortgagee)仍可以就被确定的担保债权额对土地抵押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
    B. 这种优先受偿权优先于一般债权
    C. 这种优先受偿权并不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
    D. 被担保的债权额因土地抵押财产被扣押而确定的,除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权人(mortgagee)可以就被确定的担保债权额对土地抵押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根据《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的规定,正确的是()。
  • A. 土地证以户为单位填发,是合于现在农村经济情况的,只能记户主一人姓名
    B. 颁发土地证以户为单位,每户填写土地证两份,凡耕地、非耕地、山林、池塘、房屋等均须填入
    C. 凡属国家之土地房产,全都发给土地证
    D. 没收地方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使用

  • [单选题]根据物权是否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可将物权分为()和从物权。
  • A. 主物权
    B. 抵押权
    C. 自物权
    D. 他物权

  • [单选题]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国家租赁、作价出资或人股等方式,因此,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正确的是()。
  • A.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出让、划拨之外的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设立
    B. 国有建设用地凭借权可通过出让、划拨之外的作价出资等方式设立
    C. 省级建设用地地役权可通过出让、划拨之外的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设立
    D. 国有建设用地地上权不可通过出让、划拨之外的作价出资等方式设立

  • [单选题]根据《土地改革法》规定,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私有农改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 A. 土地使用权
    B. 土地所有权
    C. 土地地上权
    D. 土地地役权

  • [单选题]在土地权属争议处理中,关于现有利益保护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 A.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前,土地权利处于不确定状态
    B. 在涉及历史原因的集体土地争议中,如历史事实不清、相关证据或政策依据不明,应以土地实际占有的现状为根据确定土地的权属关系
    C. 在国有土地因重复征用或重复划拨引起的土地争议中,也应本着“前者优先”的原则,按土地利用现状确定权利归属
    D.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争议双方应本着保护现有利益的原则,不得有任何破坏土地资源、阻挠争议解决的行为

  • [单选题]有关对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起诉至法院的案件,作为行政案件处理
    B. 当事人可以不通过行政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C. 我国法律鼓励当事人平等协商解决纠纷
    D. 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s government)提出处理申请

  • [单选题]在我国,土地所有权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交易,这表明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具有()。
  • A. 主体的特定性
    B. 交易的禁止性
    C. 权属的稳定性
    D. 权能的分离性

  • [多选题]GPS外业施测的主要工作包括()。
  • A. 天线设置
    B. 接收机操作
    C. 技术设计
    D. 选点埋石
    E. 测站记簿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57xyj.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