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社会工作者设计了一个“职业规划”小组,招募到15名在家待业的社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7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发展规划、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小组活动(group work)、网络游戏(network game)、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预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个人成长(individual growth)、小组工作方法、增强自信心(improve their confidence)、缺乏自信(diffidence)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设计了一个“职业规划”小组,招募到15名在家待业的社区青少年参加。通过3个多月的小组活动,这些青少年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每个人都制订了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社会工作者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协助者
    B. 咨询者
    C. 鼓励者
    D. 领导者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2000年父母离婚后,王甜甜跟随母亲生活,受家庭变故的影响,王甜甜变得内向,也缺乏自信(diffidence),不善与人交往。而母亲工作太忙,几乎不关心她的学习情况。王甜甜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加上她迷恋网络游戏,遭到老师的多次批评。从这以后,王甜甜不再去上课,整天到网吧打游戏,几乎与别人断绝来往。针对王甜甜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服务方案时,宜采用的取向是()。
  • A. 交往需求取向
    B. 家庭需求取向
    C. 关爱需求取向
    D. 个人需求取向

  • [单选题]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是()。
  • A. 支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B. 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C. 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D. 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足球队、篮球队、街舞活动队,属于()。
  • A. 治疗小组
    B. 教育小组
    C. 娱乐小组
    D. 游戏技巧小组

  • [单选题]在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不满()岁的为未成年人。
  • A. 14
    B. 16
    C. 18
    D. 20

  • [单选题]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强调运用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
  • A. 个案工作方法
    B. 小组工作方法
    C. 社区工作方法
    D.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keq7k.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