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麻黄碱(ephedrine)、利多卡因(lidocaine)、接触面(interface)、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麻醉药(anesthetics)、硬膜外阻滞(epidural block)、动静脉(arteriovenous)、圆柱形(cylindrical)、感受器(receptor)、烦躁不安
[单选题]硬膜外阻滞以下操作不妥的是()
A. 放管至15cm刻度处即退针
B. 放管至13cm刻度处遇阻力可快速注水2ml再置管
C. 如处理无效即拔出导管,旋转360°再置管
D. 回抽导管血流不断应将导管外拔少许至回抽无血
E. 回抽导管间断有血可将5mg麻黄碱稀释后注入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气管导管低压大容量套囊的特点是()
A. 注气后成梭球形
B. 注气后成圆柱形(cylindrical)
C. 与气管接触面小
D. 套囊内压力可达25~32mmHg
E. 易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单选题]某患者椎管内阻滞时,给予2%利多卡因2ml(含有1:20万肾上腺素)后立感心悸气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肾上腺素反应
B. 局麻药毒性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全脊麻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下列哪一因素最能引起肺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增大()
A. 缺氧
B. 吸入纯氧
C. 肺泡死腔量增加
D. 潮气量过大
E. 分钟通气量不足
[单选题]对于Meyer-Overton法则,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的分子数量及分子形态有关
B.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脂溶性的高低,也与分子存在形态有关
C.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分子数量有关,而与分子形态无关
D.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拢合物数量及分子形态有关
E.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全麻药效能及其热力学活性的相关性的高低有关
[单选题]关于功能余气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病理情况下,FRC增加时,减少肺换气效益
B. 稳定肺泡内气体分压
C. 病理情况下,FRC减少时,易形成动静脉(arteriovenous)分流
D. 由于FRC作用,吸气时肺内PaO2和PaCO2均不会升得太高
E. FRC大小取决于肺组织和胸廓的弹性平衡
[单选题]下列哪种反射有肺牵拉感受器(receptor)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参与()
A. Bain bridge反射
B. Herring-Breuer反射
C. Odis反射
D. Brudzinski反射
E. Moro反射
[单选题]有关生理死腔量的概念,下列哪项正确()
A. 肺泡内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B. 口腔至肺泡内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C. 口腔至细支气管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D. 细支气管内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E. 口腔至咽部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单选题]关于局麻药液加肾上腺素的问题,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A. 可延缓局麻药吸收,缩短起效时间
B. 可加强阻滞效能,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
C. 可减轻局麻药毒性反应
D. 局部麻醉中,局麻药液均应加入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
E. 偶可引起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等
[单选题]布比卡因在神经阻滞中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阈剂量是()
A. 1.Omg/kg
B. 2.Omg/kg
C. 3.Omg/kg
D. 4.0mg/kg
E. 5.Omg/kg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gq3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