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与臭汗症的发生机制有关的因素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口腔溃疡(oral ulcer)、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工作性质(nature of work)、手术过程(operative process)、普鲁卡因青霉素G(procaine penicillin g)

  • [单选题]与臭汗症的发生机制有关的因素是()

  • A. 运动
    B. 精神因素
    C. 睡眠质量差
    D. 遗传因素
    E. 工作性质(nature of work)、种类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过敏性紫癜无关的是()
  • A. 感染
    B. 食物
    C. 药物
    D. 理化因素
    E. 恶性肿瘤

  • [单选题]关于黑点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少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B. 头皮损害类似白癣
    C. 患区头发一般距头皮2~4mm处折断
    D. 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不同程度炎症
    E. 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

  • [单选题]先天性梅毒是指()
  • A. 生产时由阴道病损感染
    B. 母亲哺乳时感染
    C. 子宫内感染
    D. 生产时由医药感染
    E. 生产时手术过程(operative process)感染

  • [单选题]先天性梅毒常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procaine penicillin g)治疗,用量是()
  • A. 2万U/(kg·D.
    B. 3万U/(kg·D.
    C. 4万U/(kg·D.
    D. 5万U/(kg·D.
    E. 6万U/(kg·D.

  • [单选题]在淋病的发病机制中,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主要被哪种细胞吞噬,并在其内繁殖()
  • A. 扁平上皮细胞
    B. 移行上皮细胞
    C. 淋巴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柱状上皮细胞

  • [单选题]药物引起的红斑狼疮,其皮损主要表现为()
  • A. 蝶形红斑
    B. 慢性荨麻疹
    C. 光敏感
    D. 血管炎
    E. 盘状红斑狼疮皮损

  •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精神遭受打击后开始厌食3个月,双臂、面颈出现暗红斑2个月,口腔溃疡、腹泻半个月。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贫血、低蛋白血症。给予复合维生素B、烟酰胺、富马酸亚铁治疗2周,症状明显缓解。诊断为()
  • A. 光敏性药物皮炎
    B. 接触性皮炎
    C. 晒斑
    D. 肠病性肢端皮炎
    E. 烟酸缺乏症

  • [单选题]无色素痣的发病部位,下述正确的是()
  • A. 好发于面部
    B. 好发于四肢
    C. 好发于躯体
    D. 好发于头部
    E. 好发于手足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gp4pj.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