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猪丹毒杆菌(swine rotlauf bacillus)、巴氏杆菌(pasteurellosis bacillus)、心肌炎(myocarditis)、腹膜炎(peritonitis)、变态反应(allergy)、呼吸困难(dyspnea)、胸膜炎(pleurisy)、法氏囊、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单选题]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A. 所需抗原浓度低
B. 抗体主要为低亲和力IgM
C. 维持时间长
D. 潜伏期短
E. 抗体含量高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
A. 淋巴结和扁桃体
B. 脾脏和扁桃体
C. 脾脏和骨髓
D. 胸腺和法氏囊
E. 脾脏和淋巴结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pH为()
A. 4.5~5
B. 5~6
C. 6~8
D. 8~9
E. 9~10
[单选题]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A. 直接中和胞内的病毒颗粒
B. 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C. 阻止病毒的脱壳
D. 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结合并激活补体
E. 阻止病毒的释放
[单选题]我国规定检疫马属动物鼻疽杆菌的变态反应方法是()
A. 眼睑试验
B. 皮下试验
C. 皮肤试验
D. 点眼试验
E. 喷雾诊断
[单选题]某猪场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出现发病,主要表现体温40~42.5℃,食欲下降,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dyspnea),咳嗽,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甚至瘫痪,背毛粗乱,苍白贫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眼结膜变红,耳部皮下、腹部皮下水肿,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侧发绀,背部毛孔有针尖样出血,两后腿之间腹部皮肤有大量蓝紫色斑点。发病后常呈慢性经过,通常发病2~5天出现死亡,个别猪突然死亡,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剖检可见多发性纤维素性或浆液性脑膜炎、胸膜炎(pleurisy)、心肌炎、腹膜炎、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形成绒毛心典型症状(病程较长时),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该病病原可能是()
A. 巴氏杆菌
B. 猪丹毒杆菌
C.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D. 副猪嗜血杆菌
E. 链球菌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994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