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历年考试试题试卷(5A)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蒲公英(dandelion)、吴茱萸汤(wuzhuyi decoction)、气候异常(climate anomaly)、滋补肝肾(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肝肾阴虚(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脾肾阳虚(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麦门冬汤、根本大法(fundamental law)、生甘草、上巨虚穴(point st 37)

  •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point st 37)和下巨虚穴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北方之域多
  • A. 其病生于内
    B. 其病多痿厥寒热
    C. 其病挛痹
    D. 脏寒生满病
    E. 其病皆为痈疡

  • [单选题]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
  • A. 前额
    B. 巅顶
    C. 枕部
    D. 头侧
    E. 整个头部

  • [单选题]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 A. 血痹
    B. 历节
    C. 痛痹
    D. 湿痹
    E. 风痹

  • [单选题]历节病形成的内因为
  • A. 肾精不足,骨节不利
    B. 脾肾两虚,痰浊阻络
    C.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D.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E.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fundamental law)
  • A. 益气养血
    B. 滋补肝肾
    C. 补益脾肾
    D. 补益脾肺
    E. 补益心肺

  • [单选题]下列哪一组性味的药物,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 A. 甘、辛,凉
    B. 辛、苦,热
    C. 辛、甘,温
    D. 甘、淡,寒
    E. 酸、咸,热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
  • A. 黄连
    B. 蒲公英
    C. 牛黄
    D. 桑叶
    E. 金银花

  • [单选题]均有清热利湿,退黄疸功效的药物是
  • A. 葫芦、冬瓜皮
    B. 茯苓、赤小豆
    C. 金钱草、石韦
    D. 茵陈、冬葵子
    E. 茵陈、金钱草

  •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 A. 竹叶、杏仁、桔梗、甘草
    B. 苏叶、桔梗、芦根、甘草
    C. 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D.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E. 薄荷、杏仁、竹叶、甘草

  • [单选题]不属于防风通圣散组成药物的是
  • A. 荆芥、连翘、麻黄、薄荷
    B. 大黄、芒硝、黄芩、黑山栀
    C. 石膏、滑石、桔梗
    D. 川芎、白芍、当归
    E. 人参、茯苓、甘草

  • [单选题]桂苓甘露饮的功用是
  • A.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B.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C.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D.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E. 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 [单选题]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 A.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B. 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C. 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D. 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E. 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含有白芍、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 A. 地黄饮子
    B. 益胃汤
    C. 麦门冬汤
    D. 增液汤
    E. 养阴清肺汤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牢脉的特点
  • A. 沉取始得
    B. 推筋着骨始得
    C. 势大而弦
    D. 脉长
    E. 搏动有力

  • [单选题]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属于
  • A. 肺胀咳喘或水气凌心
    B. 气血不足
    C. 肝风内动
    D. 肾不纳气
    E. 中气下陷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zv4ww.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