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体现医师克已美德的做法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7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承受能力(affordability)、《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勇于创新(be bold in making innovations)、精益求精(keep improving)、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一视同仁、移植手术(transplantation)、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为民请命

  • [单选题]体现医师克已美德的做法是()。

  • A. 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B. 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 只要是对患者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D. 只要是患者的要求有求必应
    E. 对患者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道德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继承性
    B. 实践性
    C. 自律性
    D. 他律性
    E. 客观性

  • [单选题]对未成年人能否做人体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道德上对未成年人不能做人体实验
    B. 对未成年人没有伤害的人体实验可以做
    C. 只要未成年人同意就可做人体实验
    D. 只要监护人同意就能做人体实验
    E. 以上都不完整

  • [单选题]体现尊重原则的是()
  • A. 杜绝对患者的有意伤害
    B. 选择受益最大、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
    C. 患者及家属无法实行知情同意时,医生可以行使家长权
    D. 对患者一视同仁
    E. 合理筛选肾脏移植手术(transplantation)

  • [单选题]选择器官移植受者的首位标准是()。
  • A. 受者在家庭中的地位
    B. 受者过去的成就
    C. 受者未来可能的贡献
    D. 移植的禁忌证与适应证
    E. 受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 [单选题]我国提倡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供体移植器官()。
  • A. 自愿捐献
    B. 互换器官
    C. 器官买卖
    D. 强行摘取
    E. 其他途径

  • [单选题]《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较完备的医药知识,人们在秉承这些医药知识的同时,其作者在行医时常为病人送药、煎药、喂药的高尚医德更为后人所称道,此人为()
  • A. A、孙思邈
    B. B、张仲景
    C. C、李时珍
    D. D、龚延贤
    E. E、喻昌

  • [单选题]相传张仲景在50岁左右的时候,曾担任过湖南长沙的太守。在这个时期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医生,仍然积极地为百姓诊治疾病。按照当时封建制度的规定,太守是不允许进入民间屋舍的,更不能私下随便给病人看病。为了能及时抢救病人,他想出了个主意,每逢初一和十五两天,便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坐在公堂上给病人治病。时间长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各方病人都聚集在衙门前候诊,始被人称为"坐堂大夫"。以后中药铺皆以"堂"为名,原因据说就在这里。张仲景去世后,长沙百姓在迎盘街修建了张公四祠,以表达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这个案例反映的医德思想是()。
  • A. 为民请命
    B. 不畏权贵
    C. 精益求精
    D. 忠于医业
    E. 勇于创新

  • [单选题]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是()。
  • A. "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尽力为病人。"
    B. "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
    C. "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D.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
    E. "留神医药,精通方术……以善其生。"

  • [单选题]体现知情同意原则的是( )
  • A. A.第一株中国人胚胎干细胞系建系成功,使中国人成为少数几个拥有人胚胎干细胞的国家。该研究使一些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如白血病等完全可以根治B.患者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C.确定的医学科学研究的课题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医学技术的实力相符合D.受试者对人体实验过程及其后果应有一定的了解,其意愿和选择应当受到重视E.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仍无法满足死者亲属的要求,这时尸检人员应放弃尸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vqew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