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方差分析、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平均误差(average error)、研究结果(results)、先决条件(precondition)、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必不可少(absolutely necessary)、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
[单选题]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人、财、物、时间较少,结果可靠,应该做好的首要工作是()
A. 资料搜集
B. 科研设计
C. 资料整理
D. 资料分析
E. 结果的表达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反映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适宜采用的指标是()
A. 方差
B. 算术均数
C.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D. 变异系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单选题]成组设计的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总体标准差未知),需检验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μ1μ2是否成立,可考虑用()
A. 方差分析
B. t检验
C. υ检验
D. 方差分析、t检验、"检验均可
E. 需要知道总体标准差才能做假设检验
[单选题]欲表达某校18岁女大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宜绘制()
A. 直方图
B. 条图
C. 线图
D. 散点图
E. 半对数线图
[单选题]某地测得男婴出生体重均数为3.30kg,标准差为0.44kg,18岁男大学生体重均数为56.10kg,标准差为5.50kg,比较两者变异程度()
A. 男大学生体重标准差大,变异程度也大
B. 男婴出生体重标准差小,变异程度也小
C. 两者变异程度相同
D. 男婴出生体重变异系数大,变异程度相对大一些
E. 男大学生体重变异系数大,变异程度相对大一些
[单选题]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厘米,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厘米,说明()
A. 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 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 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厘米
D.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厘米
E.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厘米
[单选题]欲比较新药与常规药治疗某种疾病的疗效是否有差别(疗效分为有效、无效),宜选择的统计方法为()
A. 成组设计的X2检验
B. 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
C. 配对设计的t检验
D. 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
E. 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
[单选题]3个月龄活动性佝偻病儿的最常见表现是()
A. 方颅
B. 肋骨串珠
C. 乒乓头
D. 手、足镯
E. "X"形腿或"O"形腿
[单选题]进行甲乙两地1995年5种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比较,宜采用()
A. 直方图
B. 直条图
C. 线图
D. 圆形图
E. 散点图
[单选题]若要比较健康人与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含量是否不同,测得两组的血清黏蛋白(mg/dl)如下(假设血清黏蛋白为正态分布):
A.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elk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