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高层建筑(high-rise building)、弹塑性变形(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断裂带(fault zone)、基本思路(basic thinking)、测试点(test point)、人员伤亡(casualty)、重力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gravity)、抗震设计规范(seismic design code)、第一阶段(first stage)、可液化土(liquefying soil)
[单选题]选择建设场地时,属于抗震危险地段的是()。
A. 可液化土(liquefying soil)
B. 高耸孤立的山丘
C. 发震断裂带
D. 地势平坦的中硬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当地基特征周期减小时,高层建筑上的地震作用将()。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
A. 0.35s
B. 0.40s
C. 0.45s
D. 0.55s
[单选题]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下述不正确的是()。
A. 测试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大于该点临界值时,液化指数为0
B. 对液化土层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越小,液化指数越大
C. 当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与临界值一定时,土层埋深大的液化指数相对较大
D. 当液化指数为10时,场地液化等级为中等
[单选题]下列()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Ⅰ类建筑场地、甲类建筑,7度烈度
B. Ⅰ类建筑场地、乙类建筑,7度烈度
C.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7度烈度
D.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6度烈度
[单选题]某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埋深为5m,地基土层为:0~4m为黏性土,承载力[σ0]=150kPa;4~15m为密实中砂,承载力为450kPa;15m以下为基岩,该场地土的类型为()。
A. Ⅰ类场地土
B. Ⅱ类场地土
C. Ⅲ类场地土
D. Ⅳ类场地土
[单选题]将重力作用,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gravity)的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称为()。
A. 拟静力法
B. 时程分析法
C. 振型分解法
D. 完全二次型方根法
[多选题]进行抗震设计时,下述()正确。()
A. 抗震设计的原则应使工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发生时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B. 抗震设计的原则应避免过高的设防标准造成浪费
C. 应根据抗震计算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D. 应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
[多选题]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eismic design code)》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是()。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first stage)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zow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