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教授《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材”的用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逍遥游》(a free and unfettered journey)、《桃花扇》(peach blossom fan)、《战国策》(the warring states stratagems)、《天净沙·秋思》、《鸿门宴》(hong men yan)、《墙头马上》(on the wall and horseback)、《窦娥冤》(the tragedy of dou e)、活动的趣味性、《出师表》(memorial before a battle)、《倩女离魂》(a beauty with the soul lost)

  • [单选题]教授《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材”的用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假字的特点,特举了下列句子,其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扁鹊见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B.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C.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D. 温故而知新。(《论语》)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教学郑愁予的《雨说》时,教师推荐了另外几篇有关赞颂大自然的作品,以供学生在课下进行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被推荐的是()。
  • A. 毛泽东《沁园春?雪》
    B. 江河《星星变奏曲》
    C. 济慈《蝈蝈和蛐蛐》
    D. 刘成章《安塞腰鼓》

  •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春秋》时,提及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并让学生举例同是编年体的其他史书,以下回答符合要求的是()。
  • A. 《左传》
    B. 《论语》
    C. 《史记》
    D. 《战国策》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先是这样介绍该文的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里隐含着一种规劝或是讽刺的意义。其故事中的人物,多是虚构的,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或其他东西被拟人化。”以上概念描述的是哪种文学体裁?()
  • A. 童话
    B. 寓言
    C. 小说
    D. 戏曲

  • [单选题]教授《鸿门宴》时,教师让学生说出出自该文的成语有哪些,下列选项中的成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 扶摇直上
    C. 秋毫无犯
    D.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单选题]教师要求学生课下收集描写中国节日的诗句,然后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A. ③④②①
    B. ③②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文实词“遗”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深追先帝遗昭。(《出师表》(memorial before a battle))(“留下来的”)
    B.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放弃”)
    C.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赠送”)
    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舍弃”)

  • [单选题]阅读下面综合性学习《我是谁》的教学设计,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活动目标:[A]:(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内容。活动流程:(1)[B]播放《我是谁》片段,失去记忆的“成龙”不知道自己是谁,痛苦地在大山里呼喊。人活羞,不知道自己是谁是很痛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你清楚自己是谁吗?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吗?(2)分小组进行讨论,自我介绍,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自我介绍。(3)[C]宣布评分规则:表述过程中要流畅、清晰,不能出现断续、停顿过长等情况。表述要富有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可选用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4)[D]裁判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挑出最佳的那位。下面对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能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
    B. 通过影视作品的导入,别具一格,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C. 通过评分规则,能够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使整个综合性活动规范、有序
    D. 综合性学习重在参与,不存在最佳之说,所以最后打分环节比较多余

  • [单选题]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代表作,讲授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突出地位,下列不合适的是()。
  • A.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a beauty with the soul lost)
    B. 孔尚任的《桃花扇》
    C. 关汉卿的《窦娥冤》(the tragedy of dou e)
    D. 白朴的《墙头马上》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7z3y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