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预防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细菌性(bacterial)、生存期(survival time)、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i)、主要因素(main factors)、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直接影响(directly affect)、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study)、结果表明(the results showed that)
[单选题]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the results showed that),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A. A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为此,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存活期时可能引起()
A. 混杂偏倚
B. 领先时间偏倚
C. 信息偏倚
D. 病程长短偏倚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A.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directly affect)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
B.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directly affect)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C. 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D.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
E.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 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
C.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
D. 要求的把握度
E. 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单选题]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 描述疾病分布
B. 预测疾病流行
C. 验证病因假设
D. 制订预防措施
E. 评价预防效果
[单选题]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study)
E. 包括以上四种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7p76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