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2024中医肛肠学(正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5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4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吴茱萸汤(wuzhuyi decoction)、生理特点(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补骨脂(fructus psoralea)、重要内容(important content)、鸡血藤(milettia reticulata)

  • [多选题]鸡血藤(milettia reticulata)的功效是

  • A. 调经止痛
    B. 行血补血
    C. 舒筋活络
    D. 补益肝肾
    E. 凉血祛风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补骨脂用治五更泄泻,是取其什么功效
  • A. 补肾助阳
    B. 升阳止泻
    C. 涩肠止泻
    D. 暖脾止泻
    E. 健脾化湿

  • [单选题]《百病始生》所言,形成积证的病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 A. 外感寒邪
    B. 起居失调
    C. 饮食不节
    D. 忧思太过
    E. 房室不节

  • [单选题]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
  • A. 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太阴→少阴
    B.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C. 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
    D.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E.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 [多选题]女子五七的生理特点( )
  • A. 阳明脉衰
    B. 任脉虚
    C. 面始焦
    D. 无子
    E. 发始堕

  • [多选题]《素问·咳论》中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者为( )
  • A. 为呕
    B. 为泄
    C. 为喘
    D. 为痛
    E. 为满

  •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采用何法
  • A. 先治表、后治里
    B. 先治里、后治表
    C. 表里同治,偏重治表
    D. 表里同治,偏重于里
    E. 表里同治,相对均衡

  • [单选题]下列诸项,哪一项与炙甘草汤的组成无关
  • A. 附子
    B. 生姜
    C. 麻子仁
    D. 大枣
    E. 清酒

  • [多选题]白通加猪胆汁汤中,加入胆汁、人尿的目的,以下哪几项是错误的( )
  • A. 咸寒苦降以反佐
    B. 宣通上下
    C. 引阳入阴解格拒
    D. ,滋阴养液
    E. 温阳化湿止痛

  • [多选题]据原文,下列有“不得眠”症的汤证是( )
  • A. 猪苓汤证
    B. 四逆汤证
    C. 栀子豉汤证
    D. 白通汤证
    E. 黄连阿胶汤证

  • [多选题]大柴胡汤证中"按之心下满痛者"一句阐明了哪些重要内容(important content)( )
  • A. 明确了病变部位
    B. 指出了主要临床表现
    C. 指明了辨证要点
    D. 明确了证型性质
    E. 确定了治则治法

  • [多选题]茯苓泽泻汤证临床表现为( )
  • A. 反复干呕
    B. 反复呕吐
    C. 朝食暮吐
    D. 暮食朝吐
    E. 渴欲饮水

  • [多选题]吴茱萸汤可用于治疗( )
  • A. 胃虚寒凝之呕吐
    B. 寒热错杂之呕吐
    C. 邪迫胃肠之呕吐
    D. 虚寒胃反之呕吐
    E. 胃虚停饮挟肝气上逆之干呕

  • [多选题]大乌头煎的煎服法有( )
  • A. 水煎乌头,去滓,纳蜜再煎至水气尽
    B. 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
    C. 不可一日再服,不差,明日更服
    D. 服后饮粥两升
    E. 温覆御寒

  • [单选题]暑温的治则是
  • A. 清泄暑热
    B. 清暑益气和中
    C. 清暑益气生津
    D. 清暑凉营养阴
    E. 滋养肺胃之阴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
  • A. 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
    B. 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见症
    C. 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
    D. 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及虚风内动症
    E. 发于冬季的,称为冬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ndn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