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2024考试试题试卷(3B)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3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延胡索(rhizoma corydalis)、医护人员(medical staff)、医务人员(medical staff)、威灵仙(clematis root)、犯罪构成、性心理(sexual psychology)、刑事责任(criminal responsibility)、内容丰富(rich contents)、卫生法(health law)、妥善处理(careful and skillful handling)

  •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 A. 饱食则安,饥则痛
    B. 饥饿则安
    C. 饱则积见
    D. 饥则积不见
    E. 饱则积不见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附子毒性
    B. 温补调中
    C. 调和诸药
    D. 补中益气
    E. 缓急止痛

  •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 A.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
    B.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C.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D.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E.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 [单选题]黄疸湿热并重的表现是
  • A. 酒疸,心中热痛,烦躁不眠,大便难,身黄如橘子色
    B. 黄疸,膀胱急,少腹满,额上黑,足下热,身尽黄
    C. 萎黄,肌肤不华,少腹微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D. 谷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
    E. 黄疸,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

  • [单选题]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作痛兼见热象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A. 香附
    B. 延胡索
    C. 沉香
    D. 川楝子
    E. 木香

  •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 A. 麦芽
    B. 谷芽
    C. 神曲
    D. 山楂
    E. 鸡内金

  • [单选题]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
  • A. 槟榔
    B. 青蒿
    C. 常山
    D. 生首乌
    E. 胆矾

  • [单选题]外用可拔毒去腐的药物是
  • A. 砒石
    B. 轻粉
    C. 升药
    D. 炉甘石
    E. 硼砂

  • [单选题]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A. 威灵仙
    B. 防己
    C. 蕲蛇
    D. 川乌
    E. 秦艽

  • [单选题]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语言
    E. 记忆

  • [单选题]以下哪种障碍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 A. 恋物癖
    B. 阳痿
    C. 窥阴癖
    D. 易性癖
    E. 以上均符合

  • [单选题]医德修养的意义直接体现的是
  • A. 医德修养为有效保护自己所必需
    B. 医德修养为转变不良医风所必需
    C. 医德修养为妥善处理(careful and skillful handling)医护人员关系所必需
    D. 医德修养为妥善处理(careful and skillful handling)医患关系所必需
    E. 医德修养为医务人员完善医德人格所必需

  • [单选题]卫生法(health law)中刑事责任(criminal responsibility)的犯罪构成是
  •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B.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 [单选题]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 A. 相同的反应
    B. 不同的反应
    C. 类同的反应
    D. 积极的反应
    E. 消极的反应

  • [单选题]在"综核究竟,直窥渊海"中,"渊海"之喻义为( )
  • A. 内容丰富(rich contents)
    B. 学术精湛
    C. 成就巨大
    D. 内容深广

  • [单选题]下列不是地名词语的是( )
  • A. "余历吴门"中的"吴门"
    B. "秣陵为高皇帝故都"中的"秣陵".
    C. "登匡庐"中的"匡庐"
    D. ,"及还武林"中的"武林"
    E. "宋理宗朝寺人"中的"寺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k5n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