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5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辛亥革命(the revolution of 1911)、斯大林模式(stalin model)、九一八事变(mukden incident)、中美关系正常化(normal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 ...)、社会主义工业化(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实际情况(actual situation)、反革命政变、国内外经济环境

  • [单选题]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 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 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 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单选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 [单选题]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 与实际情况(actual situation)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单选题]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 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 [单选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单选题]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 [单选题]“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
  • A. 多党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单选题]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已经结束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单选题]毛主席在《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从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 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 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3g5n4.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