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吸入性损伤水肿期最易出现的严重后果()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1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内脏器官(internal organs)、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尿常规检查(urine routine examination)、医源性感染(iatrogenic infection)、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long-term use)、严重后果(serious consequences)、烦躁不安、烧伤总面积(burn area)

  • [单选题]吸入性损伤水肿期最易出现的严重后果(serious consequences)()

  • A. 一氧化碳中毒
    B. 气道梗阻
    C. 肺部感染
    D. 蜕膜脱落
    E. 气管狭窄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女性,27岁。苯酚烧伤1小时。查体:烧伤面积8%,均为Ⅲ度,位于双下肢。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 A.清创后外用胶原酶B.清创后外用SD-AgC.清创后外用中药D.清创后敷料包扎E.急诊手术切痂

  • [单选题]男性,40岁,体重74kg。火焰烧伤头颈部、背部及臀部,部分为深Ⅱ度烧伤,部分为Ⅲ度烧伤。如果在液体补足的情况下,尿量仍不见增加。此时临床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高度警惕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控制输液速度
    B. 血生化、尿常规检查
    C. 非蛋白氮、尿肌酐检查
    D. 检查导尿管位置是否适当,有无过深、扭曲、过浅情况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女性,20岁,体重50kg,头面、躯干、双上肢汽油火焰烧伤3小时入院。烧伤总面积(burn area)56%,深Ⅱ度26%,Ⅲ度3%。病人烦躁不安,手足湿冷,心率140次/分,呼吸25次/分,伤后无尿。紧急处理应首先()
  • A. 立即配血、输血
    B. 无痛下清创
    C. 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D. 立即使用抗生素
    E.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 [单选题]男性,60岁,体重50kg,以往无心血管病史,走路不慎,滑人刚溶的石灰水中,两下肢烫伤。按照国内常用公式计算,该患者第1个24小时输液总量(包括2000ml水分在内)应是()
  • A. A.3500mlB.4000mlC.5000mlD.5750mlE.6125ml

  • [单选题]小儿,头部及右上肢全部被开水烫伤,8小时入院。病儿入院时呈嗜睡状态,皮肤发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伤面大部分表皮脱落,散在水疱。该患儿合并()
  • A. 心功能衰竭
    B. 早期毒血症
    C. 败血症
    D. 应激性溃疡
    E. 休克

  • [单选题]男孩,5岁,洗澡时不慎被热水烫伤头面颈、双上肢及躯干,其父母未做特殊处理即把患儿送来院急诊。入院时患儿哭闹,心率160次/分;局部创面情况:创面分布于头面颈、双上肢以及胸背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部分表皮脱落,基底呈红白相间,渗出较多。患儿应立即接受的抢救措施为()
  • A. 留置导尿
    B. 争取时间,彻底清创
    C. 立即包扎创面
    D. 立即建立静脉补液通道
    E. 行入院各项常规检查,准备入院

  • [单选题]静脉导管()
  • A. 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
    B. 长期使用(long-term use)广谱抗生素易导致
    C. 组织细菌含量<105CFU/g组织
    D. 病原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E. 血培养阳性

  • [单选题]化学烧伤时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 碱烧伤时清水冲洗时间不宜过长
    B. 使用酸碱中和剂应及时、彻底和坚决
    C. 石灰烧伤时主张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
    D. 眼部碱烧伤应立即用3%硼酸液中和,再用等渗生理或蒸馏水彻底冲洗
    E. 烧伤局部处理同时注意内脏器官保护

  • [单选题]真菌感染常见于()。
  • A. 医源性感染途径
    B. 长期使用(long-term use)广谱抗生素
    C. 组织细菌含量<103CFU/g
    D. 病原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E. 血培养阳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vr8zw.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