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根管口(root canal orifice)、牙周膜(periodontal ligament)、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无牙颌(edentulous jaw)、异常现象(abnormal phenomena)、共同就位道(common insert path)、主要依据(main basis)、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早接触点
[单选题]关于全口牙列缺失患者软组织改变及异常现象,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口角下陷
B. 牙槽黏膜增厚
C. 味觉异常
D. 唾液减少
E. 舌体变大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基托蜡型的厚度一般为()。
A. 0.2~0.5mm
B. 0.5~0.7mm
C. 0.7~1.0mm
D. 1.0~1.5mm
E. 1.5~2.0mm
[单选题]关于固定桥龈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与牙槽嵴粘膜接触面应尽量减少
B. 颈缘线与邻牙一致
C. 瓷表面应光滑
D. 与牙槽嵴粘膜紧密接触
E. 扩大舌侧邻间隙
[单选题]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上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的距离为()。
A. 3~5mm
B. 5~8mm
C. 8~10mm
D. 10~12mm
E. 12~15mm
[单选题]下列关于桩冠固位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冠桩长度应为根长的2/3~3/4
B. 冠桩直径应为根径的1/3
C. 冠桩剖面形态圆形优于椭圆形
D. 尽可能保留牙冠组织
E. 根管口及根颈部做肩台制备
[单选题]造成可摘局部义齿发生弹跳的原因是()。
A. 卡环体与基牙不密合
B.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
C. 卡臂尖抵住邻牙
D. 基托与组织面不密合
E. 基牙牙冠过小
[单选题]全口义齿是否按正常颌位排牙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是()。
A. 颌弓的大小
B. 颌弓形态
C. 上下颌弓间的垂直关系
D. 上下颌弓间的水平关系
E. 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单选题]总义齿修复中,作用于唾液与基托之间的力,称为()。
A. 粘着力
B. 吸引力
C. 粘固力
D. 粘附力
E. 附着力
[单选题]从口内取出可摘局部义齿印横时,一般先()。
A. 取后部,再沿前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方向取下印模
B. 取前部,再沿前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方向取下印模
C. 前后翘动,再沿前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方向取下印模
D. 取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方向取下印模
E. 取非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dental long axis)方向取下印模
[单选题]固定义齿修复后,引起可自行消失的基牙疼痛,其原因可能是()。
A. 咬合早接触
B. 与邻牙接触过紧导致牙周膜轻度损伤
C. 牙体制备量过大导致的牙髓炎
D. 在唾液中不同金属修复体接触产生的电位差刺激
E. 缺牙数目多,基牙受力过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rxl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