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保险活动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包括()。①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6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良好形象(good image)、双重标准(double standard)、个人隐私(personal privacy)、职业道德规范(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阶级社会(class society)、明确要求(definite requirements)、产品销售(product sales)、基础薄弱(lacking base)、必须坚持(must stick to)、营销服务部

  • [单选题]保险活动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包括()。①社会信用基础薄弱(lacking base)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②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③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④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销售人员指依据保险公司或投保人委托,当面或通过一定的媒介直接与待定客户接触沟通并负责向客户推荐、介绍和解释人身保险产品的自然人,以下那类人群不属于此()。
  • A. 银行柜台的保险产品销售(product sales)人员
    B. 在保险经纪公司工作的销售人员
    C. 公估人员
    D. 营销服务部工作人员

  • [单选题]道德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人内在的(),出于行为主体内心自愿的行为才能真正地体现善的价值。
  • A. 道德要求
    B. 道德规范
    C. 道德原则
    D. 道德信念

  • [单选题]道德的阶级性具体表现在()。①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②不同阶级的道德反映共同的阶级利益;③在阶级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④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双重标准,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 [单选题]某寿险公司以前要求业务人员在处理赔案时尽量“为公司找不赔的理由”,现在转变了理赔观念,让业务人员从“为公司找不赔的理由”转向“为客户找理赔的理由”。实践表明,这一经营观念的转变,深受客户的欢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树立了公司的良好形象。“为客户找理赔的理由”要求在出险的责任认定、标的估损、定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must stick to)()的原则。
  • A. 谦恭
    B. 快速
    C. 公平公正
    D. 程序至上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力点的是()。
  •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政治道德
    D. 家庭美德

  • [单选题]如果精算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存在欺骗、故意歪曲事实等违反《中国精算师职业道德规范守则》的行为,经核查属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工作委员会将对其进行处罚。处罚措施中,不包括()。
  • A. 警告
    B. 通报批评
    C. 留用察看
    D. 暂时或永久吊销资格证书

  • [单选题]我国《保险法》规定的核保人员保守客户秘密的义务仅限于商业秘密,但作为一种道德要求,这种保密的义务可扩大到()等方面。①客户的个人隐私;②客户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保密的事项;③客户的违规行为;④客户采取明显措施来防止他人知悉的事项。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nn04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