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8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思想品德(ideology and morality)、发展水平、调节作用(regulation)、学校德育(school moral education)、教育者(educator)、教育方针(educational policy)、德育工作(moral education)、发展需要、主要依据(main basis)

  • [单选题]“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的要求。

  • A. A、自觉纪律教育
    B. B、集体主义教育
    C. C、理想教育
    D. D、道德教育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下面对道德结构中“知、情、意、行”论述正确的有()
  • A. A、知是基础
    B. B、行是关键
    C. C、德育工作(moral education)必须遵照“知、情、意、行”的顺序,不能变更
    D. D、“情”对“知”和“行”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E. E、“意”是“行”的自觉努力,“行”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

  • [多选题]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是()
  • A.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 B、国家教育方针(educational policy)和教育目的
    C. 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
    D.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E. E、经济发展水平

  • [多选题]德育在形式上包括()
  • A. A、社区德育
    B. B、家庭德育
    C. C、单位德育
    D. D、学校德育
    E. E、社会德育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37e8w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