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 )与( )相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面向世界(facing the world)、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内在联系(internal relations)、学习材料(learning materials)、面向现代化(face modernization)、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 ...)、"以人为本"、党的教育方针(the party ' s educational policy)、重要条件(important condition)、公共利益。

  • [单选题]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 )与( )相分离。

  • A. 教育、政治
    B. 教育、经济
    C. 教育、文化
    D. 教育、宗教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在Word2003中,要将"微软"文本复制到插入点,应先将"微软"选中,再( )。
  • A. 直接拖动到插入点
    B. 单击"剪切",再在插入点单击"粘贴"
    C. 单击"复制",再在插入点单击"粘贴"
    D. 单击"撤消",再在插入点单击"恢复"

  • [多选题]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及具体目标。(10分)
  • A. 最高宗旨是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the party s educational policy),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分)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分)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1分)(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分)(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1分)(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分)(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1分)(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分)

  • [单选题]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 A. 恒常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的是( )。
  • A. 已有的知识经验
    B. 品德
    C. 定势与功能附着
    D. 问题情境

  • [单选题](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1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 A. 调节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 [多选题]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 A.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important condition),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能力水平的高低。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可: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或能力,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能力发展水平成正比。有的人掌握的知识较多,但能力较差;有的人掌握的知识较少,能力却较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知识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dk7k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