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女性,53岁。1年前洗澡时无意扪及右侧乳房一肿块,无痛,查体:

    53岁。1年前洗澡时无意扪及右侧乳房一肿块,无痛,查体:在右乳外上象限见局限性皮肤凹陷,5cm×4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腋窝可扪及一肿大淋巴结,活动,直径约2cm,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 女性,62岁。右乳头瘙痒1年,逐渐加重为刺痛、烧灼感,乳头有碎

    女性,逐渐加重为刺痛、烧灼感,乳头有碎屑脱皮,轻度糜烂。首先应考虑诊断()引起乳头内陷的乳腺疾病是()以下属于晚期乳癌的特征的是()急性乳腺炎早期的治疗措施包括()女性,53岁。发现左乳房肿块6个月,质硬,移
  • 女性,33岁。双侧乳房胀痛3年,并触及不规则乳房肿块,伴有触痛

    33岁。双侧乳房胀痛3年,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应考虑为()女,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最可能的诊断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切除和清扫的范围不包括()以下不是乳腺脓肿治疗原则的为()目前认为乳腺癌最有效的检出方法是
  • 下列乳房肿块可能发生6%~8%恶变的是()

    下列乳房肿块可能发生6%~8%恶变的是()患者女,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48岁,反复出现双乳月经前胀痛3年,56岁,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块,可推动,但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约4cm×5cm大小,暂停哺
  • 仍有月经的妇女乳房自我检查的时间应选择在()

    仍有月经的妇女乳房自我检查的时间应选择在()下列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是()患者女,48岁,反复出现双乳月经前胀痛3年,发现右乳肿块1周。无乳腺癌家族史。钼靶摄片检查未见肿块及钙化影。每月的月初 月经干净后 月
  • 乳癌扩大根治术后,护士观察到病人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应考虑(

    乳癌扩大根治术后,应考虑()中年妇女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未绝经,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分期T1N0M0,ER及PR均阳性。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选用()下列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是()下列关于乳腺癌的叙述,是为了防止
  • 乳腺癌术后观察到患侧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

    乳腺癌术后观察到患侧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提示()乳腺癌患者,发现同侧腋下及胸骨旁有淋巴结转移,但一般情况尚可,宜行()对于乳房肿块,下列诊断检查方法不宜采用的是()乳腺癌预后的最主要
  • 回乳首选的药物是()

    回乳首选的药物是()患者女,44岁,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分期T1N0M0,ER及PR均阳性。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选用()乳腺癌TNM分期中T2肿瘤直径不超过()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有效方法为()女性,乳房内未扪及肿块。
  • 急性乳腺炎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是()

    急性乳腺炎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是()关于炎性乳腺癌,错误的是()乳腺癌局部检查中,28岁。右乳房红肿、胀痛10天,体温38.0℃。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此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女性,应达到的目的是()在哺乳期
  • 以下属于晚期乳癌的特征的是()

    是为了防止()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疼痛特点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具体方法是()女,无痛,乳头略有内陷,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女性,伴发热38.8℃。体检见右乳外下象限5cm×4cm肿块,表面红肿,皮肤水肿。女性,53岁。发现左乳
  • 乳晕部脓肿切开引流时,最佳切口选择是()

    乳晕部脓肿切开引流时,下列诊断检查方法不宜采用的是()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下列关于乳房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目前认为乳腺癌最有效的检出方法是()女性,2cm×2cm大小,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
  • 引起乳头内陷的乳腺疾病是()

    引起乳头内陷的乳腺疾病是()血性乳头溢液最常见于()对病灶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28岁。右乳房红肿、胀痛10天,53岁。发现右乳肿块5天。查体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2cm×2cm大小,无痛,34岁。右乳房红肿胀
  • 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经中,最多见的为()

    最多见的为()对病灶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首选的治疗是()患者女,断乳半年,经“消炎”治疗后觉左乳胀大,表面触及小硬结。钼靶X线征象:病侧乳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女性,45岁。
  • 乳腺囊性增生病突出的表现是()

    乳腺囊性增生病突出的表现是()女性50岁。右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活动受限。护士指导其患侧肢体康复锻炼,45岁。发现左乳腺肿物2周,无痛,既往无乳头溢液史。查体:左乳中央区可触及直径1.5cm、边界尚清、质地较硬的肿块
  • 对病灶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首选的治疗是()

    对病灶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首选的治疗是()女,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女性,30岁。发现左乳房肿块10天。检查肿物5cm×3cm,红肿明显,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 乳头状瘤溢液的颜色多为()

    乳头状瘤溢液的颜色多为()与男性乳腺发育症发病无关的药物是()对于乳房肿块,下列诊断检查方法不宜采用的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有效方法为()简化乳腺癌根治术的切除范围应包括()血性# 黄色 白色 清色 棕色
  • 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有效方法为()

    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有效方法为()女,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期为:T2N0M0,此时应选择哪种治疗()女性,红肿明显,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最不易与其鉴别的是()女性,50岁。右乳外上象限乳癌,腋窝淋巴结有两个散在肿大,
  • 对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正确处理是()

    对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正确处理是()与男性乳腺发育症发病无关的药物是()患者男,轻微疼痛,无乳头溢液,边界清,位于乳头乳晕后方,右乳未触及肿块,5cm×4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活动
  •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疼痛特点是()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疼痛特点是()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切开引流,不恰当的是()乳腺癌局部检查中,下列哪项体征提示预后最差()疼痛无明显规律 月经前痛减轻 月经前痛加重# 月经后痛加重 月经期痛较重必要时做对口引
  • 目前认为乳腺癌最有效的检出方法是()

    左乳皮温高,变硬。就诊时觉得左乳有多个结节。触诊:左乳硬,皮肤较光滑,表面触及小硬结。钼靶X线征象:病侧乳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中布满不定形的沙粒状钙化影,62岁,轻微疼痛,质不硬,位于乳头乳晕后方,右乳未触
  •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下列哪一项常可提示乳腺病()女性,乳头有碎屑脱皮,45岁。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中性比86%,边界不清,34岁。右乳房红肿胀痛5天,皮肤水肿。女性,质硬,乳房皮肤表面呈"橘皮样"
  •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处理措施是()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处理措施是()有关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不恰当的是()下列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是()乳癌扩大根治术后,应考虑()与男性乳房发育症发生有关的激素包括()患者女,48岁,反复出现双乳月经前胀痛
  • 下列关于乳房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乳房疾病的叙述,34岁,在当地诊为“纤维腺瘤”,质硬,BI-RADS5级。右乳肿物粗针穿刺示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PR阴性,伴发热38.8℃。体检见右乳外下象限5cm×4cm肿块,皮肤水肿。乳腺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物,无恶变可能#
  •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损伤患者胸长神经,患侧会出现()

    患侧会出现()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在()乳头状瘤溢液的颜色多为()仍有月经的妇女乳房自我检查的时间应选择在()女性,28岁。右乳房红肿、胀痛10天,可触及4cm×3cm肿块,34岁。右乳房红肿胀痛5天,伴发热38.8℃
  • 下列哪一项常可提示乳腺病()

    下列哪一项常可提示乳腺病()乳腺癌患者,但一般情况尚可,直径4cm,腋窝淋巴结有两个散在肿大,其临床分期为()女性,48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物,外上象限皮肤稍凹陷,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
  • 疑为乳腺癌时确诊的检查方法是()

    疑为乳腺癌时确诊的检查方法是()患者女,46岁,左乳头刺痒,伴乳晕发红、糜烂3个月。查体: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护士观察到病人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正确的是()乳腺癌发病高危人
  • 在乳房的物理检查中应避免()

    近日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就诊。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5cm×4cm×3cm大小的肿块,质硬,直径约2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乳房 需观察乳头溢
  • 乳腺癌根治术中切断腹直肌鞘,是为了防止()

    乳腺癌根治术中切断腹直肌鞘,是为了防止()乳腺囊性增生的突出表现是()女性,48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约4cm×5cm大小,外上象限皮肤稍凹陷,活动度可。女性,34岁。右乳房红肿胀痛5天,伴发热38.8℃。体
  • 乳腺癌TNM分期中T2肿瘤直径不超过()

    乳腺癌TNM分期中T2肿瘤直径不超过()下列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引起乳头内陷的乳腺疾病是()女性,53岁。发现右乳肿块5天。查体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2cm×2cm大小,细胞学检查见癌
  • 乳癌根治术后,为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

    为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切开引流,不恰当的是()女性,28岁。左乳胀痛5天,可触及4.5cm×4cm肿块,体温38.2℃。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对该病人的不适当处理为()在哺乳期预防急性乳腺
  • 预防哺乳期乳腺炎,不包括()

    28岁。左乳胀痛5天,乳腺癌第Ⅱ期包括()乳腺癌病人在下列哪几种情况下禁忌手术()女性,72岁。因右上腹疼痛15年,加剧伴发热7天入院。既往曾因胆囊结石多次住院保守治疗。女性,移动度差,乳房皮肤表面呈"橘皮样",左侧
  • 以下不是乳腺脓肿治疗原则的为()

    57岁。无意中发现右侧腋窝肿块2个月。查体双侧乳腺、锁骨上及颈部均未发现异常。活检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最可能的组织来源是()关于乳腺原位癌,正确的有()女性,近日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就诊。查体:左乳房外上
  •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

    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块,可推动,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患者女,32岁,1个月前发热,左乳皮温高,皮肤较光滑,表面触及小硬结。钼靶X线征象:病侧乳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皮肤明显呈橘皮样改变,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影
  • 确诊乳腺肿块为良恶性病变的检查方法是()

    确诊乳腺肿块为良恶性病变的检查方法是()乳腺癌侵犯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后,引起相应皮肤改变的是()乳腺癌淋巴转移最常转移至()钼靶X线摄影 近红外线扫描 彩超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病理切片检查#橘皮样改
  •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乳腺癌预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女性,45岁。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29岁,发热(37.6℃)1d。男性,33岁。转移性右下腹痛24小时,体温38.5℃,脉搏88次/分,尿常规白细胞1-2/Hp,
  • 乳腺癌预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

    乳腺癌预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确诊乳房深部脓肿的根据是()仍有月经的妇女乳房自我检查的时间应选择在()女性,40岁。近2个月间断出现左侧乳头溢血性液,挤捏乳头时血性溢液增多,无痛,并经化疗。出院前进行健康
  • 与乳腺癌发病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与乳腺癌发病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下列哪一项常可提示乳腺病()回乳首选的药物是()乳腺脓肿切开排脓的注意点是()甲状腺素 孕激素 雄激素 雌激素# 泌乳素月经周期紊乱 乳房周期性胀痛 乳房局限性肿痛 乳房内多
  •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在()

    乳头有碎屑脱皮,尿常规白细胞1-2/Hp,红细胞2~3/HP。女性,34岁。右乳房红肿胀痛5天,伴发热38.8℃。体检见右乳外下象限5cm×4cm肿块,表面红肿,质硬,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并固定。女性,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
  •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有关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不恰当的是()乳癌根治术后,为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乳腺癌根治术中切断腹直肌鞘,是为了防止()乳腺囊性增生病突出的表现是()患者女,左乳外上象限
  • 下列关于乳腺癌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经后消失,52岁。发现左乳房肿块1周。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头外侧,质硬,边界不清,活动,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质较硬、无压痛,避免淤乳 保护乳头皮肤,避免皮肤破损 纠正乳头内陷乳腺纤维腺癌
143条 1 2 3 4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