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水沟位于()沟的1/3与中1/3交界处。督脉与足太阳、阳明经交会穴是()。关元位于脐下()。足太阴经络穴是()。下脘的位置在()。人中A、百会
B、前顶
C、风府
D、神庭#
E、水沟A、4寸
B、3寸#
C、2寸
D、1寸
E、
- 筋缩位于第()胸椎棘下。督脉络穴是()。9A、蠡沟
B、鸠尾
C、长强#
D、大包
E、丰隆
- 冲脉、督脉、任脉在体表的起始点是()。位于脐下1.5寸的穴位是()。督脉络穴是()。会阴部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A、蠡沟
B、鸠尾
C、长强#
D、大包
E、丰隆
- 任脉别络是从()处分出的。足少阴经的络穴是()。百会的位置在()。尾翳A、公孙
B、大包
C、长强
D、丰隆
E、大钟#A、后发际正中直上9寸
B、后发际正中直上8寸
C、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D、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E、
- 脾的大络,名曰大包,在渊液下(),散布于()。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是()。任脉与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是()。命门位于()。3寸;胸胁部A、脊中
B、中枢
C、筋缩#
D、至阳
E、灵
- 任脉之络从()别出,督脉之络从()别出。位于脐下1.5寸的穴位是()。足阳经的络穴是()。鸠尾;长强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A、偏历
B、外关
C、飞扬#
D、光明
E、丰隆
- 足少阴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在内踝后面,绕过()而别和于足太阳经。大钟;足跟
- 足厥阴经的别行络脉,名曰(),距内踝(),别行于足少阳经。任脉与督脉的交会穴是()。陶道位于()。蠡沟;5寸A、石门
B、气海
C、阴交#
D、神阙
E、水分A、第6胸椎棘突下
B、第5胸椎棘突下
C、第3胸椎棘突下
D、第
- 足太阴经的别行络脉从(),别行于()。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足阳明经
- 足阳明经的别行络脉从(),别行于()。石门位于脐下()。位于舌骨体上缘凹陷处的穴位是()。脊中位于()。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是()。距外踝8寸处;足太阴经A、4寸
B、3寸
C、2寸#
D、1寸
E、0.5寸A、紫宫
B、
- 足太阳络的病变,实证为鼻塞流涕,();虚证为()。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的穴位是()。腰阳关位于()。头前部疼痛;鼻中流涕出血A、灵台
B、身柱
C、陶道
D、心俞
E、神道#A、哑门#
- 足少阳络的病变,实证为();虚证为(),坐而不能起立。在腰部,当后正中在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手厥阴经的络穴是()。脊中位于()。下脘的位置在()。龈交的操作常可以()。属于督脉的穴位有(
- 手阳明络的病变,实证为龋齿,();虚证为(),内闭阻隔。任脉络穴是()。耳聋;牙齿寒冷酸楚A、蠡沟
B、鸠尾#
C、长强
D、大包
E、丰隆
- 手少阳络的病变,实证为();虚证为()。命门位于()。龈交的操作常可以()。属于督脉的穴位有()。肘部拘挛;肘部弛缓不收A、第4腰椎棘突下
B、第2腰椎棘突下#
C、第1腰椎棘突下
D、第10胸椎棘突下
E、第9胸椎
- 手太阳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在腕上5寸,向内注于()经。在骶部,当后正中在线,适对骶管裂孔的穴位是()。位于前正中线,平第2肋间隙的穴位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穴位是()。支正;手少阴经A、会阴
B、中极
C、长
- 手厥阴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在距腕2寸的两筋间,别行()。位于颏唇沟正中凹陷处的穴位是()。任脉与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是()。水分位于()。鸠尾位于()。内关;手少阳经A、华盖
B、璇玑
C、天突
D、承浆#
E、廉
- 手太阴经的络穴是(),其络脉别行于()经。足阳经的络穴是()。筋缩位于()。足太阳经络穴是()。列缺;手阳明A、偏历
B、外关
C、飞扬#
D、光明
E、丰隆A、第4腰椎棘突下
B、第2腰椎棘突下
C、第1腰椎棘突下
D
- 手少阴经的别行络脉从()别而上行。系于舌根,属于()。在腰部,当后正中在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身柱位于()。强间位于()。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是()。中脘的位置在()。要求平刺的穴位是()
- 阴跷脉起于()的后方,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相会合。位于前正中线,平第2肋间隙的穴位是()。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足舟骨;阳跷脉A、膻中
B、玉堂
C、紫宫#
D、华盖
E、璇玑A、脊中
B、中枢#
C、筋
- 阳跷脉起于()外侧,其主要病候是目痛从内眦始、()。足跟;不眠
-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与()会于颈部,其主要病候()、忧郁。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任脉;心痛A、脊中
B、中枢#
C、筋缩
D、至阳
E、灵台
- 阳维脉起于()外侧,其主要病候是()、腰痛。心的募穴是()。足跟;恶寒发热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 带脉主要病候是()、()如坐于水中。手少阴经的络穴是()。手少阳经的络穴是()。百会位于()。腹满;腰部觉冷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正
E、偏历A、偏历
B、外关#
C、飞扬
D、光明
E、丰隆A、后发际正
- 冲脉起于小腹内,终于()部,其主要病候是()而拘急。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的穴位是()。手太阴经的络穴是()。足少阳经络穴是()。膻中属于()。口唇;腹部气逆A、哑门#
B、风府
C、脑户
D、强间
E、后顶A、列缺
-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在线,平第5肋间是()穴。操作时应()刺0.3~0.5寸。手太阴经的络穴是()。足阳经的络穴是()。足太阳经络穴是()。足少阳经络穴是()。中脘的位置在()。中庭;平A、列缺#
B、通里
C、内关
- 当剑胸结合部下1寸处是()穴,操作时应向()刺0.5~1寸。气海位于()。属于任脉的穴位有()。鸠尾;上斜A、脐下4寸
B、脐下3寸
C、脐下2寸
D、脐下1.5寸#
E、脐下1寸A、会阴#
B、至阳
C、天突#
D、水沟
E、神阙#
- 脐中上2寸是()穴,属()脉穴位。在腰部,当后正中在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的穴位是()。位于前正中在线,平第3肋间隙的穴位是()。足厥阴经的络穴是()。膻中属于()。下脘;
- 脐中上1寸是()穴。操作时可直刺()寸。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穴位是()。足少阴经的络穴是()。水分;1—2A、前顶
B、囟会
C、上星#
D、神庭
E、素翏A、公孙
B、大包
C、长强
D、丰隆
E、大钟#
- 曲骨位于下腹部,()上缘的中点处。操作时应在()后进行针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是()。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穴位是()。足厥阴经的络穴是()。筋缩位于()。百会位于()。耻骨联合;排尿A、百会
B、前
- 石门位于下腹部,当()下2寸。()慎用。位于脐下1寸的穴位是()。手少阴经的络穴是()。水分位于()。脐中下;孕妇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阴交#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正
E、偏历A、脐上1
- 素位于鼻尖的()。一般应向()斜刺0.3~0.5寸。在腰部,当后正中在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陶道位于()。鸠尾的位置在()。正中央;上A、悬枢
B、脊中
C、腰阳关#
D、命门
E、中枢A、第6胸椎棘突下
- 龈交在上唇内,()与()的相接处。位于脐下1.5寸的穴位是()。鸠尾位于()。长强属于()。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是()。唇系带;上齿龈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A
- 大椎位于后中线上,()棘突下凹陷中。一般直刺()寸。任脉起于小腹,止于()。中极位于脐下()。百会的位置在()。第7颈椎;0.5—1A、咽喉
B、口唇
C、鼻
D、目眶下#
E、齿A、4寸#
B、3寸
C、2寸
D、1寸
E、0.5寸A
- 神庭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宜()刺0.5~0.8寸。0.5;平
- 身柱位于背部,()棘突下凹陷中。操作时向()微斜刺。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任脉络穴是()。长强属于()。第3胸椎;上A、脊中
B、中枢
C、筋缩#
D、至阳
E、灵台A、蠡沟
B、鸠尾#
C、长强
D、大包
E、
- 神道位于背部,当()上,()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第5胸椎
- 悬枢位于()部,后正中在线,()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石门位于脐下()。腰;第1A、4寸
B、3寸
C、2寸#
D、1寸
E、0.5寸
- 灵台位于背部,当()上,()棘突下凹陷中。石门位于脐下()。督脉络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是()。后正中线;第6胸椎A、4寸
B、3寸
C、2寸#
D、1寸
E、0.5寸A、蠡沟
B、鸠尾
C、长强#
D、大包
E、丰隆A、
- 廉泉位于舌骨体上缘的()处,是任脉与()的交会穴。前顶位于()。脑户位于()。凹陷;阴维脉A、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B、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C、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D、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E、前发际正中A、后发标
- 承浆位于()的正中凹陷处,是任脉与()经的交会穴。在背部,当后正中在线,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手阳明经的络穴是()。巨阙位于()。颏唇沟;足阳明A、灵台
B、膈俞
C、筋缩
D、督俞
E、至阳#A、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