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最根本的特点是()。A、养分供给越多,吸收得就越多
B、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C、优先吸收分子小的物质
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哪个养分
- 地面灌溉中,为了节水应采用()灌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较好的方法是()。A、漫灌
B、大畦灌溉
C、小畦灌溉#
D、沟灌A、集中统一防治#
B、分散防治
- 挤奶是奶牛场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手工挤奶的工作量占全场工作量的()%以上。采用机械挤奶则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牛奶品质和改善工作人员的环境等。A、40
B、50
C、60#
D、70
- 如建两用厕所(即洗澡和如厕一起合用),粪便与洗澡污水要。()违反《种子法》有关规定,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法》规定的,处以()罚款。A、随意排放
B、分开排放#
C、一起排到池里
D、都不要
- 荔枝控冬梢有()方法?在规定的时间(7~10天)内,已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百分率叫()A、断根控水#
B、环割#
C、螺旋环剥#
D、化学调控#
E、药剂杀梢#
F、人工摘除#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田间出苗率
D
- 圣女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分为()个时期?A、3个
C、4个
D、5个#
E、6个
- 通过()手段,我们可以判断农产品中是否有农药残留。A、肉眼观察
B、嗅觉感受
C、送专业实验室检测#
- 甘蔗分蘖期最适合的土壤水分含量是()?()措施可以对土壤温度进行调控?A、50%
B、60%#
C、80%
D、90%A、排水或灌水#
B、增施有机肥料#
C、中耕松土#
D、用塑料薄膜、秸秆、草帘等进行地面覆盖#
- 农药类别颜色标志带正确的是()?A、杀虫、杀螨剂——红色#
B、杀菌、杀线虫——黑色#
C、杀鼠剂——黄色
D、除草剂——绿色#
- 一般情况下,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磷素主要通过()。A、质流的途径
B、扩散的途径
C、接触交换的途径
D、接触交换和扩散两个途径#
- 根椐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水平,以土壤有(速)效磷钾养分不成为实现目标产量的限制因子为前提,通过()和养分平衡监控,使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西瓜杂交种生产田隔离条件要求是()。A、土壤测
- 土壤最重要的保肥形式是()?大苗移栽时要适当剪掉部分枝叶,主要原因是()?A、机械吸收保肥
B、物理吸收保肥
C、生物吸收保肥
D、离子交换吸收保肥#A、尽量降低呼吸作用
B、尽量降低光合作用
C、尽量降低蒸腾作用
- 一般要求,孵化前期每()h翻蛋一次,孵化后期可适当减少,最后三天停止。A、4
B、3
C、2#
D、1
- 违反《种子法》有关规定,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将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辣椒在种植过程中落叶、落花、落果是一种生理现象,防止这“三落”的主要农业措施是()?A、0.1万元以上1万元
- 蔬菜贮藏的关键在于调控蔬菜的()?小番茄根系比较深,需水量大,据估算要收获10000千克小番茄果实就必须供给()水?“一池三改”沼气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时,沼气池与厨房的距离应在()米以内。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 香蕉植株每合成1克干物质,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克水?防治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A、400克
B、600克#
C、800克
D、1000克A、接触期#
B、侵入期
C、潜育期
D、发病期
- 栽培辣椒(发芽率在85%以上)的播种量是()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一般认为,在气温()℃、相对湿度50%~80%下,猪的生长、育肥效果较好。A、用种量80克/亩,播种床为20-30克/平米。
B、
- 辣椒生产过程中病毒病是一种主要病害,常见花叶、黄化、丛生、顶端坏死和果实畸形等症状,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是()?建造沼气要求钢筋的弯钩符合下列规定:I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
- 下列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A、冻害
B、日灼
C、却硼
D、线虫#
- ()是钠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理功能?A、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不足时,钠不能替代钾的部分功能
B、可以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蒸腾#
C、可以促进作物呼吸作用,激化某些酶的活性,影响氮和糖的代谢,减少糖分积累
D、可以
- 圆筒形沼气池的池墙施工,要在池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砌筑池墙。在规定时间内已出苗种子数占被测种子数的百分率称为()A、40%
B、50%#
C、60%
D、70%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田间出苗率#
D、
- 以下()农药标签属于不规范标签。A、没有登记证#
B、没有昆虫图案
C、有中文和英文的通用名
D、有详细的使用说明
- 肥料效应是指肥料对作物产量的效果,常以肥料单位养分施用量所得的()表示。我国沼气事业开始于()年前后,所用池型与目前使用的水压式沼气基本相似。A、作物产量和效益
B、作物产量
C、作物增产量和效益#
D、效益A
- 一般情况下,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磷素主要通过()。A、质流的途径
B、扩散的途径
C、接触交换的途径
D、接触交换和扩散两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