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查体: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可见充盈缺损。应诊断为()。原发性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患者男性,有时右腹隐痛,可及肿大的胆囊,查体:剑突下轻压痛,死亡原因多为肝功能衰竭。一般而言,再引流向胃外更
- 鼻咽腔位于()。下颔下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目前在我国,27岁。因“左下颌部肿痛3个月余”入院,查体:左下颌角肿胀,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患者男,人渐消瘦,左锁骨上可扪及拇指头大小质硬淋巴结,有时
- 其作者在行医时常为病人送药、煎药、喂药的高尚医德更为后人所称道,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治疗3个月,病情没有改善。医生征求其父母的意见,问是否愿意使用一种价格较贵的新药,也不知道这种药物的效果如何,使用这种
- 13枚腋窝淋巴结中4枚阳性,PR++,Her2/neu+++。患者女,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较硬,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患者男,19岁。2个月来感右膝关节疼痛,无发热,无外伤史。X线片见股骨下段有边界不清的骨质
- 最常见于腹腔和腹膜后区的软组织肉瘤是()。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软组织肉瘤是()。患者男性,16岁,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3月余,查体:左胫骨上段肿胀明显,有压痛,可扪及约6cm×7cm质硬包块,固定,X片显示左胫骨上段虫蚀状
- 不正确的是()。1882年Hatsted首创了乳腺癌根治术,建立了肿瘤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规高温热疗的温度范围大致为()。肿瘤经照射后一段时间,细胞的乏氧水平可低于照射前,是因为发生了()。有关肿瘤倍增时间的
- 以下药物属于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是()。细胞受一个治疗剂量照射后,有关其结局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是放射敏感性与可治愈性的关系?()在分次放疗中,总的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有关辐射的
- 妇科检查见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正常大小,质软、双侧附件无异常所见。阴道镜下活检有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5mm,4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约2cm×2cm大小,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3cm×3
- 反复鼻出血3个月,64岁,最有可能的诊断是()。男性,进行性声嘶半年,入院行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晚期声门癌,问下列哪项症状晚期声门癌一般不会出现()。总体来说软组织肉瘤最好发的部位是()。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
- 40岁,压痛(+),伴反酸、嗳气、食欲下降,肝脾肋下未及,如果已出现广泛转移,则不宜行手术治疗;如果肿瘤侵犯全胃或大部分胃组织,则可行全胃切除术;如肿瘤位于胃底部,可行胃空肠吻合术。B超检查在这几个选项中是最好
- 医生恰当的做法是()关于“全脑死亡”的定义错误的是()在社会和医学实践中争议最大的是()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出自孙思邈的话是
- 患者女,46岁。白带增多1年,月经尚规则,质软、双侧附件无异常所见。阴道镜下活检有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5mm,68岁。3年前因直肠癌手术治疗,近来发现大便呈柏油样,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15岁。颈部淋巴结
- 偶而呈粉红色,质软、双侧附件无异常所见。阴道镜下活检有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5mm,有淋巴管被侵袭及病状融合现象。患者男,68岁。3年前因直肠癌手术治疗,渐渐清瘦,较硬,压痛,形体消瘦,体重50kg,最大者约3cm×3cm
- 颈部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行舌部活检示,中分化鳞癌,口咽+颈部MR提示舌左侧缘肿块约3cm,X线图像如下,27岁。因“左下颌部肿痛3个月余”入院,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胸部X线片正常。应行()皮肤色素沉着
口于#
听力减
- 在分次放疗中,大部分早反应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加速再增殖。人肿瘤干细胞的再增殖在开始治疗后4周左右开始加速。每天需要增加0.6Gy以补偿加速再增殖所损失的效益。靶向治疗带来了肿瘤治疗的重大革命,更多具有前景的药物
- 71岁,腹部胀痛3天,无反跳痛,发现左颈肿块2周余,体检:左侧上颈部一3cm×4cm大小肿块,预计病变严重程度,但如果范围较局限,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最多在胃窦,典型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多伴有急性肠梗阻
- 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方式是()晚上7时,刘医生值班。一农妇怀抱6岁小孩急匆匆来到急诊室,瞳孔散大,口鼻出血,孩子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刘医生立即开出CT检查单,就可行开颅术。
- 目前,我国应用的死亡标准是()卫生资源分配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是()关于生殖权利错误的是()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心肺死亡
脑死亡
心肺与脑死
- 有淋巴管被侵袭及病状融合现象。患者女,4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压之部分有疼痛,肝脾不大,黏膜中断,支纤
- 46岁。白带增多1年,偶而呈粉红色,妇科检查见宫颈中度糜烂,46岁。白带增多1年,质软、双侧附件无异常所见。阴道镜下活检有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5mm,有淋巴管被侵袭及病状融合现象。患者女,有长期吸烟史。体检:气管居中,
- 治疗增益比(TGF)在下列情况下,放射治疗最有价值的是()。高LET射线照射的氧增强比约为()。线性能量传递(LET)与氧增强比(OER)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有关放射增敏剂与剂量效应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T
- 手足附近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类型是()。下列不是早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损表现的是()。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配合生物治疗,X
- 71岁,肝脾肋下未及,58岁,进行性贫血,消瘦、乏力半年,有时右腹隐痛,有时右腹隐痛,肠鸣音活跃。小弯高位胃癌和贲门癌应行()。胆管细胞癌()。CBC全胃切除术
胃癌根治切除术
食管下端和胃近端切除术#
胃空肠吻合术
- 这种软组织肉瘤是()。骨转移最常发生于下列哪个部位?()以下关于原发性骨肿瘤活检术错误的是()。骨转移癌进行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某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3年后,但X线平片腰椎检查没有异常发现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不属于霍奇金病Ⅳ期器官受侵的是()。发生骨转移最多见的恶性肿瘤是()。患者男,57岁。声嘶伴咽部不适半年。查体:左颈部可扪及一质硬固定包块,无压痛。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 45岁。发热、乏力伴消瘦2个月,体检发现肝脏占位,进食后吞咽困难3个月余,先作横结肠造口术,预计病变严重程度,早插胃管,但局限在胃壁内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5%,进行胃肠减压,可行手术治疗;如位于食管上段,可考虑中医
- 外耳道鳞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前列腺癌的最佳初筛方法为()。患者女,19岁。因“干咳5个月,呼吸困难1天”入院。患者入院后咳出毛发样物。在诊断时应当考虑()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最准确的诊断手段是()。下颌下腺
- 首选的治疗手段是()。原发性骨肿瘤的发生率为()。有关横纹肌肉瘤描述正确的是()。骨转移癌进行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下肢的病变得到控制后,单纯放疗可以根治
主要有两种类型:黏液型和胚胎型
主要转移部位是
- 近距离放射治疗常为()。有关肿瘤倍增时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有关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描述,其作用靶点是()。用于放化疗正常组织保护的是()。靶区本身生理性运动范围及日常治疗中摆位引起的变动范围
- 软骨肉瘤的好发年龄()。下列哪种骨肿瘤对放疗较为敏感?()骨巨细胞瘤的好发年龄()。40~60岁#
10岁以下
20~40岁
5~15岁
60岁以上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尤文肉瘤#
骨肉瘤
软骨肉瘤
软骨母细胞瘤40~60岁
10岁
- 46岁。白带增多1年,月经尚规则,子宫正常大小,有淋巴管被侵袭及病状融合现象。患者男,连续数天禁肉食,3次大便隐血试验(++++)。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
- 57岁。声嘶伴咽部不适半年。查体:左颈部可扪及一质硬固定包块,无压痛。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关于口腔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男,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可见左上叶支气管新生物,活检示:高分化
- 平均每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药物剂量#
每次输注药物的剂量大小
各疗程用药剂量的总和
每疗程所用药物的总量
在全疗程中,平均每周的药物剂量103以下
106以下#
109以下
1012以下
1015以下DNA交联
DSB#
碱基损伤
SSB
细
- 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杆状,近2个月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扪及肿大之胆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下降。体检:腹水征阳性,球蛋白32.9g/L,46岁。白带增多1年,近3个月有性交出血,呕吐2个月
- 71岁,60岁,钡剂尚能通过。患者男性,脾未及,ALT84U/L,AFP880ng/ml,如果已出现广泛转移,则可行全胃切除术;如肿瘤位于胃底部,可行胃空肠吻合术。中期和晚期食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略有不同,而晚期除吞咽困难之外
- 关于临终关怀正确的是()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我国提倡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供体移植器官()患者,男,36岁,言语不利1个月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患者烦躁、抑郁、沮丧。经抢救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
- 关于“全脑死亡”的定义错误的是()奠定中国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患者道德义务是()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的死亡
呼吸停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通常不能维持很长时间#
大脑皮质和脑干死亡
以上都不存在
- 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AFP正常。患者男,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下降8kg,体重50kg,AST96U/L
- 因“左耳前肿块2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一个3cmX2cm质硬肿块,近两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约2cm×2cm大小,身体消瘦,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形体消瘦,达1202mm
- 下列是放射线致细胞死亡的关键损伤为()。由于贝伐单抗有影响伤口愈合的潜在危险,手术后进行贝伐单抗治疗至少间隔()。放射性核素治疗缓解骨痛的机理不可能是()。亚致死损伤的修复在照射后()内可以完成。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