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决定了煤与瓦斯发生、发展的难易程度,起着阻碍煤与瓦斯突出的作用。突出危害工作面包括()。A、地压
B、瓦斯
C、煤的物理力学性质#A、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B、煤层赋存条件急
-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瓦斯压力一般都在()兆帕以上。突出矿井应在井下设置压风自救系统,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米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掘进工作面超过()m时,必须设置避难硐室。A、0.74#
B、0.7
C、0.84A、
- 下列选项中属于过滤式自救器的是()。A、化学氧自救器
B、CO过滤式自救器#
C、压缩氧自救器
- ()每周组织防突工召开一次防突工作分析会,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判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瓦斯地质综合指标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矿工自救避灾的方法是()。A、生产技术科
B、安全监察
- ()负责煤矿防突措施的现场实施的把关和现场指导、防突措施落实的督促、测定防突参数等工作。A、防突工#
B、瓦检工
C、安全检查员
- 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安设()浓度甲烷传感器()。()能根据所具备的知识发现突出预兆,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保护了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A、高
B、低
C、高低#A、瓦
- 防突工每次入井前,接受()的工作安排,明确当班的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A、安全员
B、防突组长#
C、瓦斯员
-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在局部防突措施中采用震动性爆破时所有炮眼必须全断面()性起爆。A、减少
B、增加#
C、不变A、一次#
B、二次
C、三次
- 工作面在实施区域防突出施并经检验有效后,在构造破坏带()进行区域验证。A、连续#
B、间断
C、措施规定
-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避难所的位置应当根据()确定。使用钻孔流量法测定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时,钻孔密封后应立即测量钻孔瓦斯涌出量,并且每一测量孔测定的次数不得少于()次。井下石门揭煤和采掘
- 在煤矿井下正常通风情况下,爆炸威力最强烈的实际瓦斯浓度为()左右。A、7%
B、8%
C、9.5%#
- 井下石门揭煤和采掘工作面实施防突钻孔时测定煤钻屑量、瓦斯解吸指标值,以确定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仪器是()。在井下有出血伤员时,应()。A、MD-2型煤钻屑瓦斯解吸仪#
B、MD-2型瓦斯预测仪
C、AZJ-2000
- ()能详细反映回采中的瓦斯地质情况、防突钻孔布置和工作面形态、实施防突钻孔出现的喷孔、顶钻、卡钻等异常情况及预测参数超标位置等。()是矿井防突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防突管理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A、平巷
- 煤层是由()转变而来的。如果被保护层的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则检验和考察结果可适用于其他区域的同一保护层和被保护层。()能详细反映一个采区、一个煤层的瓦斯地质情况;能为防突措施的编制和突出危险性的分
- 综合作用假说认为,()是完成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抛出煤体并进一步破碎煤体的主要动力。()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或煤分层厚度之和。在空气中,随着瓦斯浓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气()。
- 矿井通风设施的作用是引导和隔断风流,下列选项中属于引导风流设施的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时,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次区域验证。下面()是倾出的基
- 综合作用假说认为,()是发动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是破坏煤体的主要动力。突出煤层中的区域预测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原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地压#
B、瓦斯
C、煤的物理力
- WTC瓦斯突出参数仪长期不使用时,必须每月定期充电()次。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确立的主要依据是()。下面()是有突出危险的煤层破坏类型。A、一#
B、二
C、三煤矿生产的自然规律#
煤矿生产的特殊条件#
“安全第一”体现
- 成煤的基本条件是()。突出煤层中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作业。下面()是倾出的基本特征。A、自然地理条件
B、气候条件
C、植物条件#A、爆破落煤
B、爆破掘进
C、风镐#孔洞呈口小腔大
煤就地按自然安息角堆积#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速不超过()m。掘进工作面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时,钻孔打完后,必须在()min内完成A、4#
B、5
C、6A、1
B、2#
C、3
- 放震动炮揭穿石门突出煤层时,与此石门通风有关地点的全部工作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全部断电,井口附近地面()m范围内严禁任何火源。发动与实现煤压出的主要因素是()。各级领导相应的防突管理职责是()。A、10
B
- “一通三防”中的“三防”是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和()。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推进度必须同时满足留有不少于()m(地质构造带5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矿井区域性防突方法有(
- 强度大于()吨的突出,必须附有专题调查报告,分析突出的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A、100
B、500
C、1000#
- 在新鲜空气中,瓦斯爆炸的临界浓度一般认为是()。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地质构造带7m),回采工作面3m(地质构造带()m);压风自救系统应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爆
- 无色、无味、无臭,密度小,扩散性和渗透性强,微溶于水的气体是()。()能详细反映巷道掘进中的瓦斯地质情况及实施防突措施时的钻孔布置、钻孔出现的喷孔、顶钻、卡钻等异常情况和预测参数等。A、瓦斯#
B、二氧化碳
- 瓦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有毒气体主要成分是()。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 WTC瓦斯突出参数仪开机需预热()分钟后才能进行操作。保护层的开采厚度不大于0.5m、上保护层与突出煤层的间距大于50m或下保护层与突出煤层的间距大于()m时,都必须对被保护层进行防突效果检验。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
- 瓦斯是在形成煤炭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1吨煤大约能形成()立方米左右的瓦斯。A、45
B、55
C、60#
- ()能详细反映巷道掘进中的瓦斯地质情况及实施防突措施时的钻孔布置、钻孔出现的喷孔、顶钻、卡钻等异常情况和预测参数等。在平巷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图中,反映剖面上的防突钻孔实施情况及控制范围及煤层连续变化与
- 反映剖面上的防突钻孔实施情况及控制范围及煤层连续变化与巷道的关系的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时,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次区域验证。在急倾斜突出煤层
- 平巷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纸分为主图和辅助图,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图的是()。放震动炮揭穿石门突出煤层时,与此石门通风有关地点的全部工作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全部断电,井口附近地面()m范围内严禁任何火源。煤与
- 在平巷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图中,反映预测参数、煤层厚度、软分层厚度和煤层倾角等情况的是()。由煤矿企、事业制定,用于指导产品生产或工种的工艺操作的是()。A、剖面图
B、曲线图
C、断面图#A、《煤矿安全规程》
- 在矿井瓦斯地质图上,突出点为圆形,直径()毫米,并按坐标画在图上,标明每个突出点的编号,每个突出点按类型不同涂上不同的颜色。压风自救器的供风量必须保证每人每分钟达到()。A、5#
B、6
C、8A、0.01m3/min
B、0.0
- ()能详细反映一个采区、一个煤层的瓦斯地质情况;能为防突措施的编制和突出危险性的分析提供详细的资料。A、矿井瓦斯地质图
B、采区瓦斯地质图#
C、地形地质图
- 发生突出事故后,必须经()同意后才能进入突出现场收集资料。立井揭穿突出煤层前,在立井工作面距煤层()m(垂距)处,至少打2个前探钻孔,查明煤层赋存情况。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距顶板(顶
- ()必须能收集瓦斯地质资料和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的第一手资料。A、防突工#
B、瓦检员
C、安检员
- 金属骨架孔的间距一般按()m确定。石门揭煤放震动炮爆破后至少经30分钟,由()进入工作面检查。当矿井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时,煤尘就不爆炸。A、0.1
B、0.2#
C、0.3A、瓦检员
B、矿山救护队员#
C、生产班长A、15%
- 金属骨架孔主要适用于煤层倾角在()以上的厚煤层和中厚煤层。瓦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有毒气体主要成分是()。无色、无味、无臭,密度小,扩散性和渗透性强,微溶于水的气体是()。综合作用假说认为,()是完成煤与瓦斯
- 某矿井下发生受伤事故,有伤员骨折,作为救护抢险人员到现场抢救时,应该怎样处理?()防突工作面的爆破,必须由()向调度室请示,经同意后方可下达爆破命令。在空气中,随着瓦斯浓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气()。A、先进行
- 在井下发现伤员突然停止呼吸时,应()。在矿井生产中,和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事故做斗争的先头兵是()。()必须能收集瓦斯地质资料和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的第一手资料。突出资料的整理是防突工的重要工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