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分层分析可减少()。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以下哪项属于二级预防措施()。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
Berlson′s偏倚
测量偏倚病程短的急性病的调查
各种疾病的暴发调查
各种疾病流行时的调查
病程较长的慢
- 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
- 下列属于选择偏倚的是()。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应依据什么()。诊断怀疑偏倚
暴露怀疑偏倚
入院率偏倚#
时间效应偏倚
失访偏倚限制
匹配
随机化
分层分析
研究对象
-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被调查者由于某些隐私而不愿报告真情所造成的偏倚属于()。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流行病学实验中采用盲法的目的是()。混杂偏倚
选择偏倚
测量偏倚
回忆偏倚
报告偏倚#罹患率、出生率、
- 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关于实验流行病学与观察流行病学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疾病发生的内因是()。常见有爆发的疾病是()。关于影响
- 最常见的偏倚是()。关于混杂因素的叙述,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同源传播单次暴露所致的传染病流行一般()。关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连续传播,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的病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由此产生的偏倚是()。患病率指标来自()。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应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疾病监测的目的
- 最常见的偏倚是()。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以下说法中哪项正确()。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属于第一级预防()。为控制混杂偏倚,说法正确的是()。在某
-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减少()。如果要评价某药物预防某病的流行病学效果,应采用哪种研究方法()。疾病发生的内因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不包括()。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流
- 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先天性畸少报了她们的吸烟情况,其报告就要准确些。这是一种()。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分层分析可减少()。关于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2001年全死因死亡1000例。该年结核病患者总数为
- 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在职业性疾病的研究中,对照组发生率为39%,对照组35%。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回忆偏倚是
- 对连续性变量混杂因素在统计处理中的判断和控制,一般采用()。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血清流行病学()。感染艾滋病毒的孕
- 为了尽量减少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应该选用下列哪种病例最为理想()。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
- 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病因研究的方法,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选择哪一种抽样方法更合适()。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针对疫源
- 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传播途径是指()。同源传播单次暴露所致的传染病流行一般()。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
- 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是()。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关抽样误差的叙述,不
- 在现况调查中,某些调查对象由于隐私而不愿如实汇报个人信息,这时的偏倚是()。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下列诊沭哪项是正确的()。普查的优点是()。测量偏倚
混杂偏倚
报告偏倚#
回
- 在研究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中,怀疑性别和心肌梗死部分可能是混杂因素,因此,只选择男性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流行病学的研究
- 一般地讲,随着研究中的样本含量增加,下列哪一个指标会相应地减小()。临床试验的程序是()。病因研究中,寻找病因主要利用了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偏倚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准确度
有效性临床前试验–导入试验–
- 某因素既与疾病有联系,又与暴露有联系,由于该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偏倚称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减少()。关于临床试验的对照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为了控制混杂偏倚,试验组糖尿病某种并发症
- 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试验组糖尿病某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发生率为39%,对照组35%。负混杂偏倚#
正混杂偏倚
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
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
- 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单盲法是指()。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暴露与疾病由
- 偏倚实际上就是()。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同源传播单次暴露所致的传染病流行一般()。2004年1月,某学者采用分层整群
- 病例对照研究最主要偏倚是()。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无应答偏倚
混杂偏倚
回忆偏倚#
失访偏倚
选择偏倚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
- 入院率偏倚又可以称为()。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传染病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列哪一资料绘制而成()。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一级预防的
- 下列不正确的是()。随机选择2岁儿童10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某病的试验,观察10年,由此研究者认为()。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机体,性别分布,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
- 偏倚分为()。在临床试验中,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关于因果联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3个区8个不同地段抽取5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5800
- 奈曼偏倚(Neymanbias)其实就是()。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下列哪项措施不适合用于控制混杂偏倚()。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一反应关
- 在队列研究中,如果把非暴露组误认为是暴露组,则可产生以下哪类偏倚()。在临床试验设计时,最重要的是()。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选择偏倚
混杂偏倚
错分偏倚#
回忆偏倚
随访偏倚选择临床重症患
-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
失访偏倚
混杂偏倚
回
- 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因素之一是()。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目前,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体质的强弱#
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
潜伏期的长短
疾病诊断水平
- 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收集因素F的暴露史。结果在100例A病患者中有50人有F因素暴露史,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某医院组织人员对该人群每一个人连续3天测量上午8~
- 吸烟者可以患肺癌,但吸烟者并非均能患肺癌,此现象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应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对于选择偏倚的控制原则是
- 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下列哪些属于分子生物学标志()。
- 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常常会采用双盲法收集资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
- 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下列哪个说法更全面()。关于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全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2%,其中14300名吸烟者中有310人发生脑卒中。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
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
-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双盲法收集资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是()。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罹患率、出生率、病死率
引入率、死亡率、续发率
发病率、死亡率、病
- 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
-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应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对连续性变量混杂因素在统计处理中的判断和控制,一般采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