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炮泥按调和剂不同可分为()和()。焦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是()。有水炮泥;无水炮泥A、1500℃B、1800℃C、2000℃D、2150℃
- 根据软熔带形状和特点可分为三种,即()、()、()。送风制度的合理性主要解决好()。倒V形;V形;W形提高冶强与焦比的关系#
提高冶强与顺行的关系#
煤气流的分布#
提高冶强与喷吹量的关系
- 我国主要企业生产的高碱度烧结矿中FeO的范围一般在()。1%~10%
- 干式除尘可不用或少用水,还可以回收15%的煤气显热,已研制的干式除尘有布袋除尘、颗粒除尘、()。高炉()系统包括炉前平台,出铁场泥炮,开口机、铁罐、炉前炉渣处理设备和炉前吊车等。出铁次数是按照高炉冷冻温度及
- 炉渣中MgO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动性能碱金属危害很大,易引起炉缸堆积,料柱透气性变差等,高炉冶炼应采用哪种炉渣排碱()。在高炉内形成循环的元素有()等。降低炉渣黏度A.高碱度
B.低碱度#
C.提高渣中MgO含量#
- 外燃式热风炉有()、()、()、()四种结构形式。地得式;柯柏式;马琴式;新日铁式
- 现代高炉操作的‚五高一低‛指的是高风温、高煤比、高顶压、高寿命、(),一低指的是()。若炉料粉末较多,料柱透气性较差,宜选用()批重,少许波动不致引起气流较大变化,适当改变批重又可调节气流分布。高煤气利用;
- 天然矿石的还原性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富氧鼓风有利于(),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海绵铁不含下列哪些单质()。褐铁矿;菱铁矿;赤铁矿;磁铁矿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P
Si#
- 软熔带的形状与炉内()相适应,同时又与煤气中的CO2相对应。料线在碰撞点以上,提高料线加重。()影响碱金属在高炉内富集的因素主要有()。等温线A.边缘负荷
B.中心负荷#碱负荷#
炉渣碱度#
冶炼强度
炉温#
渣量#
- 长期休风时,高炉炉顶点火的目的是防止煤气的()和()。中毒;爆炸
- 从送风口向高炉内喷吹煤粉,采用的喷枪有普通型喷枪和()。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应能满足高炉正常冶炼所需的炉缸温度和热量,保证()。氧煤枪A、液态渣铁充分加热和还原反应顺利进行B、炉缸热量充沛和脱硫反应顺利进
- 仪表测量误差数值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即()、()、()。富氧鼓风是因()而使得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A、燃烧热量增加B、燃烧速度加快C、产生的煤气量减少D、煤气体积增
- 出铁主沟结构形式分为()、()、及()。紧急停水后送水时应()贮铁式;半贮铁式;非贮铁式A.抓紧时间马上送
B.检查冷却设备逐段送#
C.送原来水压1/3
- CaF2(萤石)能显著降低炉渣的()。炉役后期用来护炉的是()熔化性温度和黏度A.萤石
B.锰矿
C.硅石
D.钛球#
- 高炉原料中碱金属主要以()形态存在。高炉炼铁除使用()燃烧外还要使用一些溶剂硅铝酸盐或硅酸盐A.原料#
B.烧结矿
C.球团矿
- 炉渣在成份波动时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称为()。炉料中的吸附水在()℃开始激烈蒸发。氢在()时参与还原反应不如一氧化碳活跃。化学稳定性A.100
B.120
C.105#
D.200A.<810℃#
B.900℃~1000℃
C.>1000℃
- 高炉本体包括()、()、()和()。合理的冷却制度要求()。炉基;炉壳;炉衬及冷却设备;高炉框架高炉各部位的冷却水量与其热流强度相适应#
每个冷却器内的水速、水量、水质相适应#
维持足够的水压和合理的进出
- 开口机按动作原理可分为()和()两种。钻孔式;冲钻式
- 煤气和炉料的温差最小在(),只有10—20℃。炉身中下部
- 高炉放渣时间一般是根据()和()来确定的。上次渣铁排放情况;堵铁口后下料批数
- 热平衡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以()为基础来计算的。煤气利用率最高的煤气分布类型是()。物料平衡A、边缘发展型B、中心发展型C、双峰型D、平坦型
- 含氟炉渣溶化性温度低,粘度小,极易侵蚀(),并影响炉缸热量不足。在()须调整焦炭负荷。炉衬休风4小时以下或减风10%超过4小时。#
布料器停转或低料线超过半小时#
高炉因故需采用倒装时#
减少或停止喷吹燃料时#
焦炭
- 由于酸性渣在液态时能被拉成长丝,并且凝固后渣样断面成玻璃状,通常称这种渣为()或()。高炉风口小套主要受到()而烧坏长渣;玻璃渣A.炉内的高温气流
B.渣铁与风口小套的直接接触#
C.喷吹煤影响燃烧
- 风机的特性曲线即()线,风机的工作应满足夏季()的要求,冬季()。可供高炉炉前脱硅使用的脱硅剂有()压力、风量;最高冶炼强度;常压最低冶炼强度烧结筛下物#
重力除尘粉
烧结集尘粉#
炉前集尘粉
高炉二次灰
- 多放上渣,减少下渣量,可以减轻炉渣对铁口的()的破坏作用,有利于铁口的维护。高炉使用的焦炭安息角为()。碱性炉渣为短渣,炉渣过碱时流动性差,会使风口表现为()。冲刷侵蚀A.15~30°
B.20~30°
C.30~40°
D.4
- 炉缸中煤气中CO2含量最高处其煤气温度()。最高
- 依定义直接还原度rd=()。出铁次数是按照高炉冷冻温度及每次最大出铁量不应超过炉缸安全出铁量来确定。()Fe直/(Fe-Fe料)A.按安全出铁量的60~80%定为每次出铁量#
B.按安全出铁量的30~50%定为每次出铁量
- 热带后时间大约为冶炼同期的(),热带后性随炉容冶炼强度喷吹量的不同而不同。高炉炉体热负荷最大的部位是()。70%A.炉缸
B.炉腹、炉腰#
C.炉身
- 炉料离开旋转溜槽时有离心力使炉料落点外移,炉料堆尖外侧滚动多于内侧,形成料面不对称分布,外侧料面较平坦此种现象称为溜槽布料旋转效应,转速愈大效应()。按照炉料装入顺序,装料方法对加重边缘的程度由重到轻排列
- 炉渣是由带()电荷的离子构成的。风口前碳素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供()利用的程度,称碳素利用率。正,负A、铁高级氧化物B、非铁元素C、间接还原D、直接还原
- 天然铁矿石主要有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赤铁矿四种,磁铁矿的理论含铁量为()。日常高炉下部调剂的一般顺序是()。72.4%风温、氧量、风量、喷煤量
喷煤量、风温、氧量、风量#
风量、氧量、风温、喷煤量
喷煤量、
- 炉缸内燃烧材料的区域称为燃烧带,它是()区。渣铁间的耦合反应是()。喷吹燃料是()反应。紧急停水后送水时应()氧化A、无碳反应#
B、有碳反应
C、离子反应分解
放热
合成
吸热#A.抓紧时间马上送
B.检查冷却设
- 无料钟高炉旋转溜槽布料时,料流小而面宽,布料时间长,矿石对焦炭的推移作用(),焦炭料面被改动的程度轻,平台范围内的矿焦比稳定,层状比较清晰,有利于稳定边缘气流。对消除炉缸石墨碳堆积不太理想的洗炉剂为()。热
- 为了保持最低铁水液面的稳定,要求每次实际出铁量与理论计算出铁差值即铁量差不大于()。布料溜槽长度的选择应参考的原则是()高风温操作后煤气中CO利用率提高,原因在于()。球团矿的热性能较差,在高炉内发生()
- 冶炼含钒钛铁的矿石时,允许较低的生铁含硅量,用铁水的()来表示炉温。[Si]+[Ti]
- 维持正常的足够的铁口深度,可促进高炉中心渣铁流动,抑制炉渣对炉底周围的()起到保护炉底的效果。炉料沿大钟表面呈抛物线下落影响布料,一般大钟倾角取值为()。环流侵蚀30º
35º
40º
53º#
- 上渣率高,一般要求在()以上,说明上渣放得多,从铁口流出的渣量就少,减少了炉渣对铁口的冲刷和侵蚀作用,有利于铁口的维护。70%
- 当高炉放风阀失灵或炉台无法放风操作时,可临时通过送风热风炉的()阀将冷风放掉。煤气利用最差的软熔带是:()。放风A、V形B、倒V形C、W形D、平形#
- 风量的增减使料速发生变化,风量增加,煤气停留时间缩短,()还原增加,会造成炉温向凉。高炉在()时,不宜放上渣。直接A、炉缸内铁水面接近渣口下沿#
B、渣槽损坏#
C、渣口烧坏漏水#
D、铁口长期过浅
- 无料钟炉顶采用多环布料,形成数个堆尖,小粒度料有较宽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堆尖附近,在中心方向,由于滚动作用()居多。球团矿具有含铁分高、还原性好、()和便于运输、贮存等优点。大粒度A.产量高
B.粉末少
C.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