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假如某被保险人投保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日给付额为5元,每次最多连续给付日数为100日,累计最多给付日数为360日,免赔额日数为3日。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遭受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在治疗期间连续115日不能工作。保险
- 在企业网银柜面注册系统上线运行后,企业网上银行的维护包括()。理想的回收率与实际的回收率是有一定的差距,这里所指的理想回收率应该是(%)()。A、企业客户和注册账户信息维护#
B、企业账户维护
C、证书管理#
D
- 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A.凝胶层析法
B.吸附层析法
C.分配层析法
D.亲和层析法#
E.离子交换层析法
- 目前RF检测的主要类型是()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 日本血吸虫卵在人体最常见的沉积部位是().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是().慢性血吸虫病肝肠病变主要原因在于().脾、肾
脑、肾
肺、皮肤
肝、结肠壁#毛蚴经皮肤感染
童虫经皮肤感染
童虫经口感染
尾蚴经皮
- 办理速汇通转帐汇款时,下列有关手续不正确的是()。以下几种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是()。客户填写汇款业务申请书
柜台打印汇款凭证
汇款凭证经客户签字确认
汇款完成后,汇出帐户即可销户#N-亚硝基化合物
黄曲霉毒素#
- 关于ELISA的底物OPD的特点哪一条不正确()在放射免疫分析中常用到RIA标准曲线,其作用是()间接荧光免疫法的优点是()A.具有致癌性
B.灵敏度高
C.比色方便
D.配成应用液后稳定性好#
E.与酶反应后显橙黄色A.用来校
- 晚期可见到下列哪种异常现象()男性,2年前诊断为CML,近2周持续发热,伴骨关节疼痛,拟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下列哪项不符合CML急变标准()女性,左上腹胀伴纳差,脾脐下4cm,白细胞250×109/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
- 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
- 电液执行机构与气动执行机构比较,气动执行结构的优点是()。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下列有关毒性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噪声低
B、传动推力大
C、无滞后
D、本质安全#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
- 干燥综合征中最常见的自身抗体有()A.抗SSA-Ro抗体#
B.抗SSB-La抗体#
C.抗Jo-1抗体
D.抗Scl-70抗体
E.抗U1RNP抗体
-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下列不符合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下列属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出生后贫血、黄疸
可于出生后不久死亡
Rh型病情较重
ABO型者病情较重#
抗人球
- 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
- 血常规检查中,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是()正常成人每天约排出()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血红蛋白减低
见双形性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加#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稍高
白细胞增高1mg铁#
2mg铁
3mg铁
4mg
- 分析生物大分子中的构象变化采用的方法是()。血凝仪在血栓/止血成分检测中使用的方法有()。差速离心法
沉降速率法
沉降平衡法
速率区带离心法
分析超速离心法#凝固法#
底物显色法#
免疫学方法#
电阻抗法
乳胶凝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下列哪种疾病血象中血小板减少、骨髓象中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均减少()NAP积分增高
尿红细胞生成素减低#
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增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成微血栓的机制,同时致敏血小板,使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细胞清除肺梗死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IC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血清FDP增高B.凝血酶原消耗不良C.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
- 骨髓干细胞不产生下列哪项()A.CFU-E
B.FU-Eo
C.CFU-TL#
D.CFU-GM
E.CFU-Meg
- 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或发现有可能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时,应当在()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钉螺孳生地区全年降雨量一般都在().急性血吸虫病现场处置
- 有关肉汤稀释法药物原液,叙述错误的是()患者王某,男,38岁,咳嗽,咳黏稠脓性痰3天。体温39℃,X线显示右肺上叶实变,伴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垂。WBC为12.4×10/L。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生长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呈阴性的是()Auer小体存在与否
POX阳性程度
P
- 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其中,“三好”不包括()。管好
检查好#
用好
养好
- 发电机带感性负载时,端电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下列哪项不是()上升;
下降;#
不变;
不确定。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彻底治疗后#
病人身体抵抗力差
感染病菌毒性过强
鼻腔、鼻窦、咽部存在慢性病灶
中耳系统
- 100ml双草酸盐抗凝剂含有()。近4个月来,130,120,最常见的是系统误差,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恒定系统误差,草酸钾1.2g
草酸钾0.8g,仪器不稳定
质控血清变质,仪器稳定#
质控血清稳定,仪器不稳定比例误差#
随机分析误差
- 临床药物浓度检测的首选方法()下列组成荧光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同的是()A.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C.底物标记荧光免疫测定
D.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E.荧光偏振免疫技术#A.光源
B.
- ()是最早实行无记名投票的国家。家庭安防远程监控(视频版)提供哪种告警方式?()澳大利亚#
法国
美国
英国短信#
视频
彩信#
人工#
语音
- 凝血时间测定最敏感的方法是()血小板聚集试验反映了()在采用聚集仪测定PAgT时,下列哪种诱导剂诱导出现单峰()普通试管法
活化凝血时间法#
毛细血管法
玻片法
IVY法A.血小板数量B.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C.血小板GPⅠ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下列哪种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CML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造血干细胞#
原始粒细胞A.明显
- 女,63岁。一般情况良好。体检胸片发现右肺下叶阴影,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cm大小占位病灶,考虑肺癌可能性大,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拟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起固位作用的是()B卡环尖#
卡环体
骀
- 声波成像测井的纵、横波速度比可以作为探测()的一个指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点划线构成的()写意“长城”图案位于国会和证件明畅下方证件面中心偏下位置。患者,女,38岁。头痛连及项背,恶风寒喜裹头戴帽,口不渴,苔
- 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下列病毒感染人体一般不引起病毒血症的是()与细菌相比,病毒特有的性状变异是()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
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的
- 有关Klenow片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由DNA聚合酶I被裂解而形成的大片段#
B.具有5'→3'聚合酶活性#
C.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用于cDNA克隆中的第二股链合成#
E.DNA序列分析中常用酶#
- 细菌感染病人的NBT试验阳性百分率表现为()A.8%
B.明显下降
C.明显升高#
D.10%
E.9%
- 胞质淡红色,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颗粒,此种细胞是()关于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正确的是()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准确指标是()A.晚幼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中幼红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 寄生性线虫卵卵壳多由几层组成()决定美州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地域分布差异的因素主要在于()下列哪种寄生虫感染为艾滋病患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A.1层
B.2层
C.3层#
D.4层
E.5层A.温度#
B.阳光
C.雨量
D.土壤
- 某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血清学检查:抗-HAVIgG(+),HBsAg(+)和抗-HBcIgM(+)。可诊断为()A.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合并急性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E.急性甲型肝炎
- 冷球蛋白出现沉淀时的温度是()A.25℃
B.37℃
C.20℃
D.4℃#
E.8℃
-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斑形成试验
B.血液检测
C.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
D.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E.增殖反应和细胞毒试验A.用人巨噬细胞和绵羊的红细胞混合后孵
- 在正常凝血过程中,45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肝肋下未及,Ⅷa,磷脂,Ca2+
因子Ⅲ,Ca2+
因子Ⅹa,Ⅸa,Ca2+
血小板#A.因子Ⅱ、Ⅶ、Ⅸ、Ⅹ缺乏B.因子Ⅺ、Ⅻ、Ⅷ缺乏C.因子Ⅰ、Ⅱ、Ⅴ、Ⅷ缺乏D.因子Ⅸ、Ⅴ、Ⅶ、Ⅹ缺乏E.因子Ⅱ、Ⅴ、Ⅹ、Ⅶ缺乏凝血酶
- 关于粒/红比值错误的是()A.正常人约为2~4:1或3:1
B.增生性贫血时粒/红减低
C.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粒/红减低#
D.各种类型白血病时粒/红均增高#
E.各阶段粒系百分数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百分数总和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