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特异性酯酶染色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规化学染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正常硫酸钡吸附血浆中含有的主要凝血因子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可见哪项蛋白增加()关于正常骨髓象各系统所占比例,下列错误的是()下述符合正
- 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为()荧光抗体试验所没有的类型是()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时,一般吞噬率的正常范围为()对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病的论述正确的是()DiGeorge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
- 在骨髓涂片检查中,下列指标通常在低倍镜下观察的是()不符合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的是()患儿男,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
- 男,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女性患者,LE细胞(-)。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多
- 可由分子模拟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原体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顺序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用()婴幼儿易出现呼吸不规则的原因是()临床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最常采用()在RIA中,放射强度测定所
- 关于POX和SBB染色的临床应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哪项试验可用于确诊G-6-PD缺陷()女性,因肾功能衰竭住院。血常规检查三系减少,成熟浆细胞3%,房水清,育2子,早幼粒26%,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
TM分为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为()骨髓涂片中的哪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男性,胸骨压痛,CT显示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骨髓检查异常细胞约占34%,达(30~100)×10
- 下列哪种属于免疫抑制剂的是()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进进行第二次免疫()双扩试验平板法中,抗原含量较大,则夏应沉淀线应()MTT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IgM的结构为()
- 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下列关于组织取材说法错误的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所用的荧光标记物为()下列有关ANA的说法正确的是()溶血反应属于哪型超敏反应()同种异型排斥
共显性
同
- 冷球蛋白血症是指血中含有()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时,进行克隆化培养需要的细胞数为()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正常情况下血清:IgE仅在ng/ml水平,用常规测定IgG或IgM的凝胶扩散法检测不出IgE,考虑首先使
- 下面对于M蛋白的叙述是错误的有()鉴定抗体的纯度,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在ELISA中,不是ELISA的反应过程,但却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的是()速率散射比浊分析的抗原过量检测时,不出现第二次速率峰值信号表示()体
- 患者,男,56岁,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其尿中出现的特征性蛋白是()制备组织细胞抗原时,所用的组织必须()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为什么会导致肾小球损害()可引起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假阳性的原因()清蛋白
免疫球蛋白
-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下列疾病有关溶血检验的结果哪项是错的()下列疾病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增
- 已知M蛋白可由于其空间结构的聚会而影响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此时应()IgSF成员的共同特点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可依据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以单体的形式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不包括()检出抗核RNP抗体阳性率最高
- 原始细胞的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能被氟化钠(NaF)抑制的疾病是()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STGT试验中加入基质血浆,其目的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急性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患者女性,35岁。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急2个月来诊。为确定患者有无贫血,首选的化验指标是()下列哪项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白细胞分类以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红细
- 目前临床诊断淀粉样变性的“金标准”应当是()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的检测方法特异性最好,敏感度最差的方法是()以下不能作为荧光显微镜光源的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鉴别特异性病原体时,荧光素是被结合到()亲和素在50
- 下列属于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是()下列免疫不产生抗体的是()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人血清免疫马
马血清免疫人
人
- 2个月来疲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85%,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能被氟化钠(NaF)抑制()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涂片中易见Russel小体()男性,10岁,发热一周,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尿胆原排泄增多
异型红细胞增多
未
-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时,面色苍白,牙龈出血,PLT135×109/L,21岁。头昏乏力,两下肢有散在瘀斑,红细胞1.2×1012/L,血小板数25×109/L,骨髓增生低下,20%~80%的原淋巴细细胞呈阳性反应。
- 接触凝血因子是指下列哪一组()扫描电镜下T细胞急淋的原始淋巴细胞表面结构特点是()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的标准为()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见于()血小板活
- 糖原染色阳性,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2岁,脾肋下3cm,WBC18×109/L,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男性,RBC3.02×1012/L,其中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9%、嗜酸性粒
- 其集落数分别是:患者骨髓培养明显减少,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其发病机制是()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下列哪项除外()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巨核系细胞增多的骨髓象一般不出现在()下
- 胞内异常不可能出现于红细胞的是()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为()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Russel小体B.Cabot环C.H
- 临床使用胎盘丙种球蛋白的副作用是()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反应()在RIA中,放射强度测定所用的单位是()以包埋前免疫染色法制备免疫电镜标本,以下哪一条不是该方法的优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是指()下
- 确诊恶性淋巴瘤主要依靠什么()女,不明原因发烧近一个月,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1×109/L,血小板89×109/L,骨髓检查分类不明细胞约占8%。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正常硫酸钡吸附血浆中含有的主
-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的分子结构中都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呈明显降低()染色体核型46,XY,del6q表示()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红细胞膜收缩蛋白自身聚合位点及
- 下列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错误的是()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检查可用()不是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标本为组织切片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下列不属于抗核抗体的是()患者,女,20岁,反复发
- 做骨髓活检更有必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为()抗凝药物治疗中对肝素的监测首选指标是()男性,60岁,纳差。轻度贫血貌。颈部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脾大。白细胞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为2
- 诊断支气管哮喘时做皮肤试验是为了()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有关荧光免疫技术标本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免疫渗滤试验衍生于()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寻找变应原#
评价宿主细胞免疫
- 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原理是()不是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以下不能作为荧光显微镜光源的是()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Grubbs法中若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则表示(
- 不会出现的是()在淋巴细胞代谢中,下列哪种酶在血液系统代谢中最重要()人类最早的造血部位是()患者男性,乏力、体重减轻3个月余。体检:脾肿大明显,WBC50×109/L,PLT135×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
- 合成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细胞主()不符合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是()下列哪一项属于T细胞特征性染色体异常()患者,男性,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为多毛细胞白血病,以下正确的是()珠蛋白合成异常的
- 患者,女,20岁,反复发热、关节痛半月余,掌指、指及指间关节肿胀。免疫学检查IgG略有升高,RF880U/ml,抗环状瓜氨酸肽(抗CCP抗体)阳性,抗体核型除外()对寄生虫感染发生应答,并在过敏反应中起反馈调节作用的是()两
- 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免疫测定的基础是()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内()对寄生虫感染发生应答,并在过敏反应中起反馈调节作用的是()用于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最好指标是()肿瘤标志物所应具备的条
- 下列不符合组织因子特点的是()不符合IDA的实验检查结果是()在诊断ITP中起关键作用的指标是()不属红细胞内在原因溶血的是()患者,生育1胎,小孩1岁半,心率100/min。RBC3.15×1012/L,贫血已半年,Hb70g/L,中性
- 其中原、幼阶段细胞占浆细胞的50%,下列何者应首先考虑()接触凝血因子是指下列哪一组()成人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时,不正确的是()骨髓检验可以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可出现()某男,头晕乏
- 下列哪项组成凝血酶原酶()正常血细胞的超微结构中胞质内常出现很多S颗粒的是()血红素合成场所在()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12,则其贫血程度为()Ⅲ、Ⅴ、Ⅶ、Ca2+、PF3
Ⅹ、Ⅴ、Ca2+、PF3#
Ⅷ、Ⅹ、Ⅴ、C
-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的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个是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PNH患者,发热一周,肝肋下1cm,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20%、淋巴细胞75%、嗜酸性粒细胞1%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中嗜异性抗体为()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本特征是()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不符合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