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种试验可了解血液循环中细胞池的大小及滞留时间()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POX、SBB、PAS及特异性酯酶染色为阴性的急性白血病是()不属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男性,38岁,肝脾未扪及。实验室
- 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TTP-HU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LMWH的监测应选用的试验为()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正确的是()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特点()铁缺乏症包括(
- LMWH的监测应选用的试验为()血小板粘附率为10%(玻柱法),一般不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不同之处是()APTT
PT
BT
抗因子Ⅹa活性#
血小板聚集试验服
- 31岁,全身乏力,皮肤瘙痒,乏力加重,肝肋下2cm,脾平脐,RBC1.08×1012/L,PLT1.09×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
- 脾肋下1cm,Hb70g/L,WBC3.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红系祖细胞
粒系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T淋巴系祖细胞前者有神经症状,后者多见#
前者应当
- 有关TXA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粒/红比值是指()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柴捆细胞见于()关于类脂质沉积病下列哪项描述正确()未衰老的红细胞过早破坏可能与下列哪
- 深部及浅部淋巴结也肿大,全身进行性衰竭,白细胞数1.1×109/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被诊断为进入急变期()关于血液凝固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男性,46岁,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血象:RBC1.93×1012/L,HB68g/L,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PLG变为PL需()红细胞膜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比例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可见于下列疾病,但应除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蛋白C抑制物
纤维蛋
- 35岁,高热数日,皮肤多处片状淤斑。Bp80/45mmHg,HR115次/分,Hb90g/L,WBC18×109/L,血小板55×109/L,Fg0.3g/L,便潜血(++),患者可能并发()SimplateⅡ出血时间测定器法的参考值是()目前认为再障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 TFPI主要抑制()下列哪项不是促进内皮细胞合成或释放PAF的物质()POX、SBB、PAS及特异性酯酶染色为阴性的急性白血病是()下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是()降解纤维蛋白(原)的物质是()下列哪项检查结果符合特发
-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血红素合成场所为()具有负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是()阿司匹林耐量试验的含意是()外周血涂片如图,该患者可能为下列何种疾病(
- 凝血过程中起加速(催化)作用的因子是()染色体核型46,XY,运铁蛋白饱和度0.12,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些检验结果符合缺铁性贫血()口形红细胞于扫描电镜下,根据红细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种溶血性贫血是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所致()骨髓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难见,粒红比值明显增高,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是其突出特点。该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0~50μm,形态特征与正常原始红细胞
- 一般不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血友病患者,FⅧ∶Ag为3%(正常对照为98%),诊断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Hb上升至130g/L。为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储存铁,错误的是()磷脂酰乙醇胺
磷
- 不会导致APTT延长的因素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在体内出现、高峰及持续的时间分别是()戈谢细胞的突出特征是下列哪项()细胞化学染色是一门()铁缺乏症包括()下列哪几项可作为确
-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TM主要参与下列哪项的作用()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关于类脂质沉积病下列哪项描述正确()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测可选用下列哪项试验()下列
- 肝病并发DIC时,你认为下列哪一组试验最有诊断价值()在采用聚集仪测定PAgT时,下列哪种诱导剂诱导出现单峰()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蛋白是()下列哪项不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正常成人红细
- 下列疾病骨髓活检可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的是()外周血中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的疾病是()]男,40岁,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2周。查体:病人呈贫血貌,肝肋下1.5cm,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72g/L,白细胞15.2×10
- 血小板粘附率为10%(玻柱法),一般不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下列哪项不符合异丙醇试验()尼曼-匹克细胞突出的形态特征是下列哪项()凝血酶原酶的组成是()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恶性组织细胞按其形态学
- 胞体大小不均,核形不规则
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一致,胞浆量较多,胞浆量较少,核形多规则
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一致,胞浆量较少,核形多规则凝血酶时间(TT)测定是体外提供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量或质有异
- 下列哪项不是嗜碱粒细胞的颗粒内容物()下列各组合项描述中,正确的是()HbBarts见于下列哪种疾病()收缩蛋白的β链用限制性胰蛋白酶消化后,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TXB2与6-酮-PGF1aELISA法测定中,以OPD显色常选
- 加1/4量正常新鲜血浆和正常吸附血浆均能纠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男性,46岁,肝肋下1cm,脾肋下2cm,HB68g/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明显受抑。MDS
急性粒细
- 下列免疫学标志物对诊断M6有价值的是()下列哪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特征()有关TXA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查试验是()哪个因子是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也是构成凝血酶原酶的凝血因子(
- 下列哪项错误()下列哪项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在使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时,可选用下列哪项指标监护()β-TG和PF4增高常见于()CML——Ph染色体阳性
APL——可出现PML-RARa融合基因
AP
- 诊断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下列哪种实验方法最可靠()在正常人类染色体中,不会出现随体的是()某男性,因头晕3年余,肝肋下2指,边界清,无压痛;脾肋下1指,WBC22.9×109/L,PLT580×109/L,红、粒、巨核三系均增生,结合上述资
- 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哪项与血小板粘附功能有关()男性,13岁,反复发热,深黄色尿2年。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5cm。检验: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12%;血涂片显示红细
- 下列哪项不是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继发性再障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明显的贫血是()PNH可并发()持续高热
进行性衰竭
脾大
栓塞#
肝大红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缺乏
单核细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血块收缩不佳的指标为()符合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是()男性,46岁,发热4天,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血象:RBC1.93×1012/L,HB68g/L,PLT32×109/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
- 2~3周滴定度最高,3~4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1~2周滴定度最高,2~3周滴定度最高,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ADP(1.0μmol/ml)
ADP(O.5μmol/ml)
肾上腺素(O.4μg/ml)
胶原(3.Oμg
- 下列关于急性白血病及其染色体异常描述正确的是()监控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PTINR应控制在()血小板膜糖蛋白中数量最多的是()A.AML-M5a5q-、-5、7q-/-7、-3、+8B.AML-M1t(9,11)(q21;q23)C.AML-M3t(15,17)
- 40岁,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2周。查体:病人呈贫血貌,肝肋下1.5cm,XY,XY,XY,XY,MCV正常
RDW正常,MCV升高
RDW升高,MCV升高2~5μg#
5~10μg
10~20μg
20~25μg
25~30μgA.染色体核型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C.抗血小板抗体D.骨
- 62岁,质坚无压痛,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81g/L,WBC20×109/L,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诊断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女性,因重型β珠蛋白生
- 某男性,因皮肤瘀斑27天,头痛16天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布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压之不褪色,胸骨下段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BR示三系细胞均减少;BM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32%,
- 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明显的贫血是()下列哪项符合血管壁的生理()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提示受检标本的哪一项异
- 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血友病患者,FⅧ∶C为O.5%(正常对照为98%),FⅧ∶Ag为3%(正常对照为98%),可确诊为()下列哪项不属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特征的是(
- 50岁,因皮肤瘀斑27天,全身可见散布大小不等瘀斑,胸骨下段压痛,结合上述资料认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男性,脾肋下2cm,WBC19.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淋巴细胞83%,PLT152×109/L
- 女性,48岁,因肾功能衰竭伴发热收住肾内科。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79g/L,血小板数71×109/L,血沉112mm/h,血清总蛋白为118g/L,血涂片中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能够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
- 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STGT
BT
CT
TT
APTT#感染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
瘀血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类脂质沉积类疾病
- 男性,35岁,肝肋下2cm,ALT681U;APTT90s(对照45s);PT28s(对照13s);TT35s(对照18s);BPC8×109/L;血浆D-二聚体阳性(胶乳凝集法)。RDW正常,MCV正常#
RDW正常,MCV增高
RDW正常,MCV减低
RDW增高,MCV正常
RDW增
- 与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有关的是()血友病A的病人治疗时应该输注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表现为()过敏性紫癜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是()C3biR
CD66
CD67
CD11b/CD18#
CD15抗血友病球蛋白制剂#
白蛋